第17章 朱雄英課堂開課啦


  三日後,武英殿。

  樸不了帶著幾個太監將一塊固定在架子上的木板抬進了大殿,木板上塗了白漆,而且已經風乾,又扯了一塊棕樹皮纏在一起充當黑板擦。

  明朝沒有粉筆,只能用木炭代替,反正效果都是一樣的。

  沒一會兒,身穿官服的戶部尚書鬱新帶著幾位官員走了進來,有侍郎王純,主事夏元吉等,全是戶部的人。

  木板前是許多小桌子,上面擺著筆墨紙硯,用於記錄重點內容。

  而且還放有一疊不同面值,不同大小的洪武寶鈔以及幾枚銅鑄的洪武通寶。

  鬱新忍不住問道:“樸公公,殿下何時過來?”

  樸不了說道:“鬱尚書,幾位大人,殿下就在後殿,並交代,戶部的官員若是來了可直接落座!”

  “鬱尚書,幾位大人,請吧!”

  鬱新有些摸不著頭腦,完全沒搞懂太孫要幹什麼,但最後還是坐了下來。

  樸不了走向偏殿,大殿內只有戶部的官員,看著面前的洪武寶鈔,鬱新還以為是假鈔,太孫要興師問罪,畢竟洪武寶鈔的製作工藝實在粗糙,假鈔案時有發生,每次被查到,戶部都要跟著吃瓜落。

  可隨手拿起幾張,仔細端詳起來,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同之處。

  “太孫殿下這是要上什麼課?”

  戶部侍郎王純捋了捋下巴上的白鬍子,問一旁的夏元吉道:“維喆啊,你可知道?”

  夏元吉苦著臉,說道:“老大人,下官也不知,不過,既然讓咱們戶部的官員前來,想必和財政有關!”

  王純是個年過花甲的老頭,他在前元至正年間就考中了進士,最後得了一個縣尹的小官。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王純剛準備去上任,結果元朝亡了。

  大明開國後,朝廷徵召他入朝為官,擔任戶部主事,後又在福建擔任參政。

  王純曾孤身前往南部邊疆,成功招撫叛變大明的平緬宣慰使思倫,後來升任浙江布政使。

  按理說他這個年紀早就該致仕了,但老爺子看中他廉潔奉公,謹慎小心的品行,不捨得讓他走,去年把他調回京城,擔任戶部侍郎,其實也是照顧他。

  經歷洪武四大案的血腥洗禮,還能活下來的朝中老臣,幾乎都是不結黨,不營私,不貪汙,不行賄,一心做好本職工作的忠良之臣,王純就是其中之一。

  此時,朱雄英拿著兩張草紙走了過來,戶部的官員連忙起身行禮。

  王純年紀大了,此時正雙手撐地,準備起身,卻怎麼都使不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