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平倭戰略會議


  武英門外,手持金瓜長戟的皇宮侍衛守住各處進出門殿,西華門,右順門,武樓站著數不清的錦衣衛看守。

  武英殿內,老爺子端坐主位之上,太孫朱雄英坐在一旁。

  下面坐著五軍都督府的五位大都督以及一位兵部侍郎,還有旁聽的兩位老將,馮勝和傅友德。

  兵部現在沒有尚書,侍郎是齊泰,剛被老爺子從河南調回來擔任侍郎,代理尚書之職。

  此次軍事會議研討的內容就是制定遠征倭國的具體軍事計劃。

  老爺子沒有說話,朱雄英見狀開口道:“根據傳來的情報,如今的倭國已經南北聯合起來,加上海上的張士誠,陳友定餘孽,其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如何作戰,各位各抒己見!”

  眾人聽後沒有立即開口,畢竟是戰事,就連平日愛出風頭,愛拍馬屁的李景隆都不敢率先發言。

  最終,後軍大都督平安站起來說道:“殿下,臣認為此次平倭當先行掃除盤踞在東南沿海島嶼的倭寇,從而再剿滅張,陳二賊餘孽在海上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攻打倭國!”

  朱雄英聽後眉頭一皺,平安提出的大致作戰思路是對的,這也是最簡單,最穩妥的方法。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如何解決國內的倭寇就成為第一道難關。

  倭寇狡猾至極,侵犯大明沿海地區是奔著搶東西來的,若是遇到大明衛所的軍隊,立馬就跑,絕不糾纏,等軍隊離開,繼續搶劫,搶完就走。

  而且常年盤踞在沿海大型島嶼之上,那些地方四面環海,易守難攻,同等兵力之下絕對攻不上去,除非用好幾倍兵力不惜代價的攻島。

  就算如此,倭寇也有辦法,要是實在打不過,就帶著搶來的東西乘船逃跑,茫茫大海,明軍就算想追都追不上,這就是無法一勞永逸解決倭寇的最大原因。

  “如何去解決國內盤踞的倭寇,各位可有良策?”朱雄英問道。

  平安開口說道:“殿下,臣願為先鋒,到時候親自帶兵壓過去,城池臣都拿下過,區區幾個島嶼自然不在話下!”

  徐允恭聽後緩緩搖頭,說道:“平大都督,攻島和攻城不一樣,那些島嶼四面環海,別說進攻,就連站穩腳跟都很難,所以只能智取,不宜強攻,若是正面強攻,代價會很大,得不償失!”

  “這打仗哪有不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