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品

第701章 富商服軟,意外收穫(第2頁)

  “吳大華,朕問你,這兩本書上記載的內容都是你們吳家歷年的心得,最後那些冶煉方法真的可以達到?”

  “草民不敢全部保證,但卻是可以一試,這些內容與歐冶子有一定的關係!”

  此話一出,大堂內眾人都愣住了。

  歐冶子是誰?

  那可是戰國初秋著名的鑄劍大師,華夏的鑄劍鼻祖,龍泉寶劍的創始人。

  中國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中,有八把和他有關係,其中湛盧、純鈞、魚腸、巨闕、龍淵、太阿等六把是他親手所鑄,兩把是他女婿女兒干將莫邪所鑄。

  現在這些人不知道,但後世而來的崇禎卻是知道,後世考古可是出土了干將和純鈞兩把名劍。

  據說那兩把劍出土時寒光耀目,毫無鏽蝕,刃薄鋒利,出土時就將一名工作人員的手指給劃破了。

  或許有宣傳的成分在,但鋒利是肯定的。

  “你們是歐冶子的後人?還是挖到了歐冶子的墳墓?”

  聽著周廷儒的問話,吳大華苦笑道:“周大人說笑了,歐冶子大師生卒年都不詳細,死在哪裡更是不知道,他的墳墓別說不知道,

  就算是知道了,身為冶煉世家的人也不可能去挖的,

  雖然我們沒有挖到歐冶子大師的墳墓,卻是偶然之下得到了他女婿女兒的留下的關於冶煉的記載,怎麼找到的,我不知道,吳家的族譜也沒有記載,

  我吳家能在冶煉行業佔據一席之地,那份筆記絕對是居功至偉!”

  原來如此!

  眾人恍然大悟,都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一出。

  “不對吧,朕記得歐冶子那個時候都是以青銅器為主吧,和你們現在冶煉鋼鐵是兩回事吧!”

  “陛下,冶煉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們現在所用的工具、方法等等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慢慢改良的!”

  對於冶煉,崇禎是絕對的外行,他只知道鋼鐵的柔性硬度好像與含碳量有關係,具體咋來的,他是真不懂。

  “真假朕不好判斷,既然你將這兩本記載呈送給了朕,肯定是想讓朕徹底的寬恕你們吳家,這樣吧,朕安排錦衣衛送你和吳家的主要工匠去北京城,

  如果真如你書中記載一樣,能將蘇鋼批量生產且降低成本、時間,朕不僅寬恕你們吳家,更是可以加官進爵,你且去準備吧,三天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