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品

第75章 從富商借糧,不借那就去死(第3頁)

  抄家一千五百石,富商士紳四千石,合計五千五百石,摺合八十二萬五千斤,看著很多,但平均到五萬百姓身上,一人也只有十六斤。138閱讀網

  粥棚一旦弄好,難民至少還要增加,人均還要減少。

  好在再過幾天徐一真等人從河南買來的兩萬石糧食就要到了,撐個二十天問題不大,到時候朝廷的糧食來了就可以緩解了。

  思索了一會兒後,袁可立看向潘明龍:“潘明龍,你可知道施粥流程?”

  “回閣老,前幾年我們這裡有過一次小災,卑職參與了,大致分為四步:審戶、標識、排序、散粥,另外還要給災民發放‘“粥票’。”

  袁可立聽完鬆了口氣:“潘明龍,即刻起,你代理孟塬縣知縣。”

  潘明龍大喜,不待他拜謝,袁可立又道:“孟塬縣有三位巡檢,差役三百人,本閣從潼關衛再借調五百人,你的任務只有一條,那就是把粥棚給弄好。”

  “本閣不要求你能達到《災尚去處散糧則例》中插筷子不倒的標準,但至少能讓百姓吃上一口熱乎的。”

  “有幾點,你要注意,第一,前期先不用按照流程走,只需要注意城內一些地痞、遊手好閒之人就行。

  第二、本閣給你權利,凡是鬧事的,一律押入大牢,待朝廷的人來審查。

  第三、縣城周邊如有死亡的難民,立刻掩埋,

  第四、絕對不允許難民隨地如廁……”

  ……

  “卑職謹記!”

  對於袁可立說的十幾點注意事項,潘明龍都謹記在心。

  這對他來說是一次絕好的機會,做的好,他這個代理知縣在賑災結束後,很可能就會轉正了,最不濟也能憑藉賑災的功勞升任把總。

  潘明龍離去後,崔明端著一碗麵走了進來:“閣老,您先吃點面吧,填飽肚子再說。”

  聽崔明這麼一說,袁可立也感覺到了飢餓,接過面盞茶的功夫就吃了個精光。

  沉思了一下後,便提筆疾書。

  一張兩張……,一刻鐘的時間,足足寫了十餘張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