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四八七章 一舉三得(第2頁)


吉米笑道:“這怎麼可能,史蒂文,你還是不瞭解中國,這種東西怎麼可能完全交給我們這種民營公司呢?”

“中國電影發行這塊不是在搞改革麼?民營公司已經可以參與制作電影,為什麼就不能負責引進外片。而且,不是你自己說可以麼?”斯皮爾伯格疑惑道。

吉米搖搖頭,“史蒂文,你誤解我的意思了,在中國這種引進外國電影的權利不可能全部交給民營公司,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可以幫忙。”

“幫忙?什麼意思,你具體說說。”

“行,我仔細說給你聽。”吉米起身去給自己倒茶,一邊倒一邊說:“史蒂文,你知道現在中國怎麼引進大片,又是如何分賬的麼?”

斯皮爾伯格點頭:“當然,畢竟《第二世界》可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分賬外片。一部電影想要進入中國,必須要過中影的關,由他們篩選出合適的電影外中國放映,至於分賬,出品方其實比較吃虧,既要負責宣發,分賬的比例也遠遠低於在北美上映,算下來只有百分之十幾。”

“嗯,雖然分賬比例小,但是大家都願意把電影送到中國上映。”

“這是肯定的,不管分賬多少,這些錢都等於是多出來的。就算不上映,後續也沒辦法在中國賺到光碟的錢。”斯皮爾伯格說道。

“沒錯。”吉米點點頭,“而且現在中國每年只引進最多十部好萊塢電影,所以競爭比較大。”

“不僅僅是競爭的問題,中國這邊對電影的審核比較嚴,很多電影多過不了關。”斯皮爾伯格微微嘆了口氣,他的《侏羅紀公園2》想要在中國上映,不去到現在還沒定下來,就是因為審核。

《第二世界》之後,中國引進的幾部大片表現都很不俗,最高票房已經超過了一億人民幣。

這樣的票房或許對於北美票房來說很少,而且分賬到手的也不多,但是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給一把力。

而且跟吉米他們接觸時間長了之後,他也莫名地對中國的市場有著充分的信心,認為這片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是這樣的,我接觸了幾位中影的領導,他們都說現在他們自己去談片子這種模式太單一,合作的也都是成本比較高的好萊塢大片,不利於豐富市場。”

“那他們的意思是?”斯皮爾伯格問。

“他們的意思是,可以由我們深空向他們推薦電影,而推薦過去的電影可以分兩種形式合作,第一種就是按照原有的分賬模式……”

斯皮爾伯格皺起了眉毛:“有這種必要麼?每年最多引進十部電影,他們還需要你們推薦?給你們分利潤?”

“你錯了,史蒂文,即便最終採用原有的分賬模式,中影也不用向我們支付任何費用。”

“那就是說需要出品方給你們支付費用?”

吉米打了個響指:“賓果,你猜對了。如果真的按照原本的分賬模式走,中影還拿他們的那部分分成,而我的深空的利潤將由出品方支付。”

斯皮爾伯格張張嘴正要質疑什麼,吉米抬手製止道,“史蒂文,你別急,先聽我說完。我知道,你肯定是在想,本來出品方就沒賺多少錢還要再給我們深空分,出品方肯定不願意。”

斯皮爾伯格點點頭,表示吉米說得沒錯。

“但是,如果我們推薦的電影更有可能通過審核,並且我們公司會包下電影在中國的宣傳費用呢?”

斯皮爾伯格沉吟起來,他在思考吉米說的到底可不可行。

過了一會,他開口道:“通過率這種事情太抽象,出品方未必會買賬,至於宣傳,說實話,在中國的宣傳投入並不大,即便交給你們做,也賺不到多少錢。”

吉米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賺多賺少沒關係,只要這事交給我們做就行。我重點要說的是第二種模式,如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辦法走第一種模式,而我們公司又比較看好某部電影,就可以用買斷的方式跟出品方進行合作。”

“買斷?”

“沒錯,買斷。”吉米看了看於東,笑道:“這個模式還是YU給我提的,所謂買斷就是說我們負責買下電影,然後掛靠中影的指標發行,後續電影在中國上映跟版權方就沒什麼關係了,票房由我們公司跟中影以及電影院分賬。”

斯皮爾伯格挑眉道,“這樣,你們就可以買一些成本較小的電影藉著中影的指標來發行,賺其中的差價。不過這樣的話,風險比第一種模式要大。”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按照這種模式,跟他就沒什麼關係了,他的電影就沒有低成本的。

吉米當然知道斯皮爾伯格在想什麼,他笑著說道:“未必都是低成本電影,有時候一些大製作的電影也有可能走這個模式,畢竟我們深空在中國的宣傳渠道還是挺紮實的。另外,跟你說這個事情,也是想跟你合作。”

“怎麼合作?”

“我們深空可以出資跟你合開一家公司,專門收北美的電影。先篩選出我們認為能賺錢的電影,然後交給中影去審核。”吉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