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四五九章 你們想混進來開會?(第2頁)


餘樺還沒從沙發上坐起來,這女人笑眯眯地往他們這邊走,一邊走一邊說:“剛才在路上我還跟人聊,說這麼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熟人。真沒想到,還真給遇到了。”

莫言笑著站起來,“鐵主席,你們也才到啊。”

“才到,才到。怎們就你們幾個,其他人呢?”

這時餘樺也站了起來,解釋道:“我們自己來的,哪像你,到哪兒都是前呼後擁,一大陣。”

鐵琳不禁撇嘴:“你這話說的,我看是你餘樺太清高,有人想跟你走近點,你都不樂意。”

說完,她又看向於東跟蘇桐,“這兩位是?”

莫言笑著介紹道,“蘇桐,於東,這位是《玫瑰門》的作者鐵琳。”

鐵琳挑了挑眉毛,撫掌道:“久聞兩位大名,今天可算是見到真人了。”

於東跟蘇桐也都笑著跟鐵琳打招呼,“久仰,久仰。”

鐵琳對於東跟蘇桐來說,算是文壇前輩了,她七十年代就開始發表作品,雖然她沒什麼特出圈的作品,但是在文學圈還是很受認可的。

除了在文學上有些造詣,鐵琳在作協也混得不錯,現在已經是北河省作協主席,而且有消息說,這次作代會後,她就會從北河調到燕京來。

於東知道這個消息是真的,鐵琳不但被調到燕京來了,後來還會是中國作協主席。

鐵琳跟餘樺他們聊了幾句,就去帶著他們省代表團的那些人辦入住了。

等到鐵琳走後,餘樺看著北河的那群人,揉了揉眼睛,“好像沒幾個認識的。”

莫言笑道,“你是眼神不好使,我看到譚歌了。”

“是麼?”餘樺又看了看,撇嘴道:“離得太遠,看不清楚,他也不說來跟我們打個招呼。”



“又不熟,人家不好意思吧。不過我也沒想到,都這會兒了還能見到他們。北河離得這麼近,也搞到半夜才到。”莫言說道。

“人家離得近,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說不定就是吃了晚飯,然後晃晃悠悠坐著大巴車過來的。”蘇桐打了個哈欠,“行了,小胡過來了,我們先去房間,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吧。”

……

第二天一大早,於東就聽到隔壁傳來轟隆隆的敲門聲。

這敲門聲響了很多次,越來越響,越來越不耐煩。

後來於東又聽到有人喊,“餘樺,出來囉。”

聽著有點湘江口音,頗為爽朗。

“餘樺,出來囉。”

“餘樺……”

叫門的人大概喊了有七八聲,餘樺沒應門,對面的莫言被吵起來了。

於東在屋裡聽到莫言的聲音,“你怎麼這麼大早就來了,餘樺他肯定在睡覺。”

叫門那人有些驚喜道,“沒事,找你也是一樣的。”

……

隨後,敲門聲跟說話聲都消失了,大概又過了十分鐘,於東的房門也被敲響了。

於東本來就被之前那陣叫門吵得半醒,這會兒有人敲門,他不情不願地爬起來,“哪位?”

“我。”是莫言的聲音。

於東嘆了口氣,跑去開門,“老管,你最好——”

話剛說一半,於東看到莫言後面還站了個人,中等個子,微胖,有點跑牙,年紀看起來也就四十歲出頭,不過鬢角已經能看到不少白髮。

還沒等於東問,這人就自報家門,“於東你好,我是韓少攻。”

於東笑了笑,原來是韓少攻,怪不得感覺這麼面熟。

韓少攻是HAN省作協主席,跟深空也有合作,他今年出版的《馬橋詞典》就是深空公司幫忙操作的。

對於韓少攻跟莫言認識,於東一點都不意外,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詞將他們系在一起,那就是“尋根”。

十年前,尋根文學引起潮流的時候,對於這種潮流,還沒有一個定義,到了後來,韓少攻寫下《文學的根》,等於是尋根文學的宣言了。

自那以後,人們開始以尋根文學來稱呼韓少攻、莫言等人的文學作品。

韓少攻會去敲餘樺的門,於東也不意外,先不說餘樺跟莫言兩個是老朋友,且說餘樺跟李馱之間的關係,他跟韓少攻會認識都是理所當然的。

李馱是早期倡議“文學尋根”的人,而他跟餘樺的私交也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