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四四六章 我活了一萬年(求訂閱)(第2頁)


小姑娘年紀比較小,性格跳脫,加上形象拔尖,所以大家都比較寵著她,時間久了,她自己對自己也沒有了嚴格的要求。

胡婧一直走到講臺邊上,依舊在嘟嘟囔囔,也聽不清在嘟囔什麼。

於東一臉嚴肅地說道:“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你看看你自己,像什麼樣子。”

胡婧被於東斥了一句,有些委屈,也不敢回嘴,只能乖巧地拿過自己的作業,然後忍著委屈開始讀自己的作業。

“標題,我是豬。大家好,我是一隻豬,雖然你們都知道豬長什麼樣子,但是我依舊要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有四隻腳,腳上長著硬硬的殼,我的皮膚應該是白色的,其實我也不確定,因為我也沒有照過鏡子,但是我想,我應該是一隻白色的豬。又或許,在我白色的皮膚上,還有一些不規則的,黑色的花紋……”

胡婧的作業……於東給出的評價是:初中生水平。

不過於東給他們佈置作業,不是為了看他們的作文水平,而是想看看他們的聯想能力。

事實上,胡婧在這方面做的還算不錯。

至少她在作文中做到了一點,就是視角限制,在某些片段中,她試圖真正地把自己當成一隻豬。

“尚可,下去吧。記得回去多看看書,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去聽聽戲創的寫作課,提高一下你們的寫作能力。”



“知道了。”胡婧鬆了口氣,拿著作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之後於東又一個一個把學生叫上去,把他們的作業當中讀出來。

這些學生的寫作水平大多都很一般,包括文藝女青年袁泉。

雖然她讀過不少書,也追過文學,但是寫出來的東西浮於表面,而且有些刻意炫技,這就是讀了書,卻讀得不夠多的原因。

反倒是最後一個出場的祖鋒的作業表現讓於東十分意外。

於東佈置的作業題目是“我是豬”,其他學生大多用了第一人稱,要麼就是“我是豬”,要麼就是“假如我是豬”。

而祖鋒卻不一樣。

“剛到黃瓜園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老人。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晚上,因為有月光,勉強能看清他的長相,很老,即便光線並不好,也能明顯地看到他臉上刀刻一般的皺紋。他笑起來時,原本被皺紋分割開的皮膚,又重新擠在一起,兩頰像兩把摺扇。”

“有一天,他告訴我,他其實是一隻豬。聽到這話,我笑了起來,跟他已經見過幾面,雖然不是熟人,但也絕不陌生。或許他也覺得跟我熟悉了,才跟我開了這樣一個玩笑。我回了一個玩笑,說,我其實是一隻狗。我沒有騙他,因為我就是屬狗的……”

祖鋒正兒八經地寫了一篇小說,而且手法很老練,敘事也很清晰。

小說大概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我”在黃瓜園遇到一個奇怪的老人,見過幾次之後,老人跟我開玩笑說他是一隻豬,我只當做他是開玩笑。不過從此之後,老人卻開始跟我講述他是怎樣從一隻豬變成一個人的過程。

老人六十年前曾是六十年前城南某戶人家養的一隻家豬,這家人因為一些事情死得只剩下一個老人。

這老人舉目無親,只剩下一隻豬陪伴他,便不忍心殺了這隻豬。

一直過了十幾年,老人離世,豬卻沒死,反而成了妖精,有了變成人形的能力。

後來這隻豬還參了軍,殺了敵……

到故事的最後,祖鋒也沒有交代這個老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豬。

這種開放式結局,給人很多遐想,也無法判斷這是一個什麼類型的故事。

或許這個老人曾經真的是一隻豬,那麼這就是個誌異的故事。又或者這個老人只不過是個喜歡幻想的老人,那麼這就是個現實主義故事。

等祖鋒讀完之後,於東用手指輕輕敲著桌面,過了一會兒,開口道:“祖鋒,能說說你寫這個故事的想法麼?”

祖鋒笑著說道:“於老師,其實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就是你佈置了這個作業之後,有天晚上我在政務樓後面看月亮,忽然就想到了這個故事。”

於東點點頭:“寫得不錯,但是因為篇幅小,這個老人的敘述比較單薄,不夠飽滿。”

“嗯,我也知道,但是想要把老人的敘述做得更加飽滿,我現在做不到,因為要讓他的敘述顯得真實,就需要很多我不瞭解的知識,比如豬的感受,還有參軍打仗的經驗。”祖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