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督 作品

第二二九章 薄醉(第2頁)


他寫小說啊,嗨,這不是應當的麼,家裡面有那麼一位,不會寫才是怪事。

寫得好?也是應當的,虎父無犬子,再說了,誰知道他父親沒給些“指導”呢?小說就一定完全是他自己寫的?未必吧?

他在《收穫》上發表小說?誰不知道《收穫》就是他家的,在自己家雜誌發小說,沒什麼好說的吧。

他得獎了?那還不是因為他有個好爸爸,沒有他爸,就他那些作品誰把獎頒給他,文學圈不也是關係圈麼?

他在其他雜誌也發表了小說?這還不好理解麼,有那麼一位爸爸,哪個雜誌社不給幾分面子?

有人誇他小說寫得好?你敢說你們老闆兒子是個笨蛋麼?

因此種種,李曉棠所獲得的成績,總要被他父親“分去”一些。

三人在畢飛雨家聊了會兒天,於東看了看時間,“他快到了,咱們過去唄。”

“晚上吃什麼?”餘樺問,“還是那家涮肉?”

“別了,涮肉雖好,但是不適合請客,去金陵飯店吧,你請客。”畢飛雨說。

“為什麼是我?”

“《活著》單行本不是定下來了麼,首印一萬八千本啊,稿費起步兩萬塊,你不請客誰請客?”

說到這事,餘樺也沒話說了,笑著點頭,“行,今天我請客。”

大冷天,三人就沒騎車,叫了倆拉達去了火車站。

說是三點五十到的車,一直到五點才到。

還是會畢飛雨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李曉棠,他奮力地揮手:“李曉棠,李曉棠,這邊,這邊!”

餘樺跟於東兩個也跟著揮手,三人臉上都帶著憧憬和希望。

李曉棠看著揮手的三人,他認識其中兩個,餘樺跟畢飛雨,至於另外一個,眉清目秀的,很有可能是於東。

看到他們三個如此激動的表情,寒風中李曉棠感覺心裡暖暖的,金陵這幾位可真是熱情啊,而且看他們這熱情樣子絲毫不像作假,完全是發自肺腑的。

但李曉棠不知道的是,這三個人在外面等了他一個多小時,早就凍得懷疑人生,現在見他到了,自然也看到了脫離苦海的希望,怎麼能不高興。

李曉棠到了跟前,餘樺一把將他的雙手握住,“李老師啊,盼星星盼月亮,我們可算是把你給盼來了啊。”

餘樺一握住李曉棠的手就不願意鬆了,這手太暖和了!

畢飛雨也把住李曉棠胳膊:“路上幸苦,路上幸苦,走,我們先去酒店,帶你暖和暖和。”

李曉棠感受著兩人的熱情,有些手足無措,他本來就不是那種熱鬧的人,平時少言寡語,跟蘇桐以及畢飛雨雖然認識,但相交併不算深。

這時他雖然感動,卻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他又看向於東,問道:“這位是?”

“哦,你還沒見過啊,他就是於東。”畢飛雨介紹道。

“果然,我就說應該是於東,你好,你好,我是李曉棠。”

“你好,你好,歡迎來到金陵。”

李曉棠中等個子,長相端端正正,跟他母親更像。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但是看起來只有三十左右,顯得有些木訥、靦腆。

幾人也不想在寒風中再多寒暄,便趕忙叫了車去到金陵飯店。

飯店包廂的暖氣讓於東他們幾具快凍僵的身體慢慢復甦,餘樺他們幾個舒舒服服地點了支菸,吞雲吐霧起來。

“李老師,這次到金陵是來投稿的麼?”畢飛雨問道。

李曉棠點點頭,隨後從包裡面掏出一沓稿子:“寫好有一段時間了,才想著過來送,請幾位斧閱。”

“斧閱不敢當。”

餘樺從李曉棠手裡接過稿子,沉甸甸的,看了眼後面的手寫頁碼,總計316頁,大概七八萬字。

“小說有名字了麼?”餘樺問。

“暫擬叫《門規》,回頭給蘇主編看過之後,還要聽聽他的意見。”

聽到“門規”兩個字,於東來了興趣,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畢飛雨。

這部小說跟畢飛雨可謂淵源不淺。

張一謀後來拍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也是他跟鞏莉的分手之作。

這部電影是根據畢飛雨的小說《上滬往事》改編的,但是《上滬往事》卻是從《門規》來的。

三人傳著稿子,慢慢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