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 作品

第109章(第2頁)

 言尚現在翻看這些賬簿,便能想到自己三弟以前總在自己耳邊嘮叨的如何賺錢的事。言尚說:“一個月的時間,你不可能屯這麼多糧。哪怕你開商路去別的州縣運糧,一個月時間也不夠。而且你買進的價格遠低於市價,一個月的時間做這些,我暫且信你經商有道,不愧益州首富之名。但是數額太大,光憑你,是做不到的。”

 言尚垂著眼,心中算著賬。

 那陳公不服:“郎君不能因為自己做不到,便說我做不到。”

 言尚:“即是說,你花了多少錢,就買到了多少糧。這數額全都對上了?”

 陳公自豪道:“是!賬簿全都對的上,分文不差!郎君你便是查,我也是清白的!”

 言尚抬眼皮:“你能做到這些的唯一可能,是災情開始一月前,就有人暗下通知了你……益州除了蜀郡,縣城皆運輸不通,你就算找得到買家,也不可能把糧食完好無缺地運進來。難道你不需要中途犒勞各方地頭蛇?難道你中途一個盜匪也沒有遇上?難道運糧的夥計,一口糧都沒有吃過,餓上了三十天,給你完好無缺地把糧草運進來了?”

 陳公愕然,一時想辯,他額上卻出了汗,意識到自己出了錯——自己把賬做的太完美了!

 言尚將賬簿一摔,起身隱怒:“唯一可能,是你在災情開始前,跟官府買的糧!你們動用了官府倉庫!倉庫的糧早早賣出去了,早早跟數額對不上了,所以現在才會摻水摻雜……不過是糊弄著,彼此求個方便!

 “你們、你們好大的膽子!災情一月前你們就知道了……卻、卻不上報朝廷,而是私下先做買賣?!你們將王法至於何地,你們眼裡還有中樞麼?災情開始前一個月!你們不做準備如何制止災情,而是琢磨著如何發國難財?益州萬戶人口,在你們眼中如同兒戲?死了活該?”

 這麼大的罪名砸下來,陳公當即滿頭冷汗,肥胖的身體發著抖。

 他噗通跪下,慘哭道:“郎君,郎君!那些我都不知情,和我無關……我只是一個做生意的,別人要賣,我就買。有人想買,我就賣!我不過從中賺個差價罷了!

 “我、我也曾捐贈錢財!官府如今賑災的糧食,也有我捐贈的!我帶頭領著其他商人一起捐的。”

 言尚閉目,要自己忍下來。

 告訴自己這只是商人而已,還沒有查到更大的……

 他道:“將你們的餘糧,全都交出來!”

 陳公訥訥抬頭,沒想到言尚會輕拿輕放:“郎君……要跟我們買糧?”

 言尚向他看去。

 陳公一下子反應過來對方不是要買糧,而是要免費徵用。他渾身冒了冷汗,這麼大的事怎麼敢做。

 他哆嗦著:“郎君,你這是斷我們的生路!我們若是交出去,我們不知多少人會因錢財跟不上從而家破人亡……郎君你不能叫我們去死啊!我們只是做生意而已,郎君你不能逼死我們啊!為何不能站在我們的立場想一想?”

 這般一想,他竟然邊說邊嚎哭:“平時我們總被世人瞧不起,說眼裡只看著錢。而今好不容易掙一點兒錢,郎君卻要搬空……我們辛辛苦苦掙錢!剝削百姓的不是我們!我們不曾做惡事!只是買賣而已!買賣不是罪啊!我們沒有損害旁人利益啊,只是賺自己的利益,這樣也不行麼?郎君為何不為我們想一想?”

 言尚低頭,看著這個抱著自己大腿哭得鼻涕眼淚糊一臉的胖子。他難得心中生了嫌惡,冷聲:“你們損害了百姓的利益!是,你們從頭到尾做生意,都是與世家做。然而你們哄抬糧價,其他價格難道不會跟著波動麼?然而你們最開始的糧,是跟官府買的……現在的賑災糧不夠,和你們當初的做生意無關麼?你們即便現在將糧食賣給百姓……有幾個人買得起!

 “你們將整個市場擾亂得一團糟,現在卻告訴我你們只是做生意,只是利用差價賺錢,你們是無辜的?是,站在你們的立場,你們很無辜。然而我不能站在你們的立場!”

 陳公大哭:“言郎!難道你眼中只有公,沒有私麼?難道為了大家,就要逼死我們這一個個小家麼?我們難道不是百姓麼?你就一點兒感情沒有麼?商人就該去死麼?”

 言尚將自己的衣袖從對方手中拔出,他心裡靜了一下,卻又很快讓自己不要受陳公的影響。

 在商人眼中,他們無錯。他們甚至還會幫忙賑災,給糧給錢……恐怕陳公這種行為,在外面還要被百姓們誇一句善人。而如言尚這樣逼迫陳公散財充公的人,要被罵一聲“狗官”。

 百姓愚昧。

 然而如他所說,言尚不能站在商人立場上。

 在對方的嚎哭聲中,言尚終於道:“我可以給你們一條生路。”

 跪在地上,陳公當即滿臉淚地仰頭看來。

 言尚說:“我要聽你們指認,災情開始前一個月,益州都有哪些官員知道災情即將要開始了。災情開始後,你們是否還在和官員做生意。和你們聯繫的官員,有哪些……”

 陳公怔坐不語,他突然爬起來,要撞向旁邊一根柱子。

 言尚手快,對方衝出去時,他已經有所警惕。陳公沒有撞死,卻被言尚的手掌一拖。言尚痛得悶哼一聲,卻扣著對方的肩,目如冰雪如寒劍。

 言尚幽聲:“我知道你害怕,你不敢說。然而要麼是我一鍋端平益州所有商戶,要麼是你聽我的話,看官員們一一下馬……”

 陳公驚恐:“會死很多人的!”

 言尚:“你放心,我不會將事情做絕的。我不可能動得了整個益州,我只要動一些最典型的官員便是……”——

 言尚對陳公又是威脅,又是利誘,終是讓這個益州首富選擇和他合作。

 而得到陳公的幫助,言尚看到有哪些官員知道這件事後,幾乎頭暈眼花,眼前發黑。

 因為幾乎、幾乎整個益州,上下的官員全都知道!

 全都知道!無人上報中樞!

 言尚咬著牙,沉思了兩日後,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可能動得了整個益州。這麼大的官員缺口,他動不了,也補不了。為今之計,也不過是從一些犯錯不嚴重的官員身上上手,讓他們暗鬥,貶一些罪大惡極的官員,推一些還有良心的下級官員上位……

 八月上旬一深夜,言尚去拜訪了一位司馬——

 益州生變的時候,長安城中最新津津樂道的事,是皇帝將長安軍隊,徹底分成了南衙和北衙。南衙仍由之前的將軍領兵,不過太子從中安排了一部分人;而北衙被皇帝收回,安排上了一個宦官,站在所有將軍的上頭。

 宦官無根無基,只能依靠皇帝。皇帝用宦官插手軍隊,讓原本涇渭分明的軍隊,變得不再是秦王的一言堂。且這個宦官由皇帝親手扶持而上,秦王那邊也不敢反抗。

 寒門暫時無法壓制世家,皇帝別出心裁,居然把內宦勢力引入。不過此時內宦勢力即相當於皇帝的勢力,是皇帝在朝中的眼線。這些士人們雖然不滿和內宦共事,但除了上書抗議,也沒有太多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