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三章 侵入


                 向山走進了超人企業薩普市分部的辦公大樓。

  向山在櫃檯辦理了臨時通行證,以“參觀者”的名義進入了超人企業的大樓。

  嗯,超人企業是對外部開放參觀的。任何人——哪怕是一個小學生,都可以在專門的網頁上申請進行參觀。申請通過之後,只要就可以跟隨超人企業的職工進行參觀。超人企業的公共關係部門有專門的崗位來做這件事。很多人都在“不影響超人企業工作”的前提下來公司內部進行參觀。

  這是一種宣傳手段。超人企業比過去的所有企業都更需要證明自己合乎倫理——特別是相關產業內的企業多有“前科”的前提下。

  超人企業這種以“基因療法”與“義體化技術”為業務範圍的企業,比誰都更需要證明自己。

  向山恨不得讓人時時刻刻都看著,證明實驗室裡沒有“畸形的突變人”“喪屍”之類的科幻怪物——因為外面真的就是這麼傳的。

  同時,向山也確實很希望能向全世界展示他的心血。那個時候的向山是真心實意地認定,“超人企業”的體制,就是“私有制將長期存在”這個大前提下,他能找到的最有活力的體制。他有這個信心。

  常年的成功,讓向山成為了一個自信心爆表的人。

  而在十多年後,這個口子,也為向山的刺殺活動提供了巨大便利。

  “伏爾甘”,知名黑客id。

  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末期,黑客的圈子因為兩個人心存默契的玩鬧,而產生了一種“爭奪火神id”的亞文化現象。各種神話之中的火神被黑客們註冊作id使用。敢於在黑客圈子裡亮出火神相關id的,都是業內高手。

  祝心雨就長期持有“祝融”這一id。

  在向山還是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羅摩計劃園區負責人的時候,他曾經聽說過這群無法無天者的事情。至少在三十年代,“伏爾甘”這個id的持有者還是一個印度人。這名印度人後來被印度的安全部門抓獲,引渡到歐洲國家進行審判。然後,他又被網絡安全領域的某一家企業以重金保釋出來,成為了一種現代“契約奴隸”——如果僱主不滿意,隨時可以將他塞回監獄裡。

  再然後,向山就沒怎麼關注過這件事了。畢竟祝心雨都退出江湖很多年了。

  一直到最近。

  通過入侵超人企業的系統,向山研究起了“我是如何被矇蔽的”這件事。超人企業所使用的管理系統,雛形是他本人在三十年代親手編寫的,然後又交給祝心雨進行升級與維護,修修補補用到現在。雖然說向山祝心雨兩口子也不是時時刻刻盯著,但其他參與了這項工作的員工,也不可能都是“竊國者”們的成員。

  最初的“竊國者”必然是一個小型團體。畢竟,人數一旦多了,就不再可能秘密行動了。

  向山斷定,竊國者們必然也是掌握了技術高手的。並且這個高手必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下——換言之,就是根本沒出現在超人企業的體制之內。

  他可能在某位竊國者的幫助下,有一個什麼表面上的身份。他可能是大學教師,可能是家裡蹲死宅,甚至可能就在安全部門做做保潔什麼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明面上的身份,必然與黑客沒有關聯。

  一個高手,再帶一群得力下屬,一個小團隊。如果再配合上足夠的資源,以及一點點高管刻意製造的機會,確實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對他與祝心雨的欺瞞。

  另外,也應該存在專業團隊,訓練專門的Ai來針對向山一行人,用海量的虛假消息鈍化他們的感知能力。

  這兩夥人,是竊國者斬斷向山手、遮蔽向山眼的致勝關鍵,是單殺向山的王牌卡

  而與他們對應的,就是綁架全人類的牌——基因後門。

  製造這個的,必定是超人企業研發部門內部的人員。約格莫夫將底層原理研究得太透徹,將技術簡化得太極致,以至於這可以無聲無息間改變全人類的技術,已經不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在超人企業的科研底蘊之下,一個人帶領一個小團隊就能搞定這方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