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新貴


  誰都能聽出來,楊明的意思不僅是讓聖上赦免柳叔儉的告密之舉,而是讓聖上赦免柳氏全族被柳公卿牽連之罪。

  而楊明願意付出的代價是,這場大勝。

  他用的詞語是換取,這便有些激怒了朝中的大儒。

  周耕讀怒罵道:“大膽後生,不知天高地厚,你是朝廷欽點的平西兵馬大元帥,為朝廷征戰沙場是你的本分,取勝亦是理所當然之事,豈有拿來跟陛下討價還價的道理?”

  這是這個時代最正統的儒家思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愛國是本分之事,如果做好了得到賞賜是天恩浩蕩,而如果做不好被責罰,就應該萬死以謝罪。

  但楊明卻不吃這一套。

  他據理力爭道:“陛下,臣嘗聞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微臣視陛下為君父,才敢斗膽與陛下討價還價。”

  “陛下若視微臣為子侄,能否滿足微臣這小小的心願,免去柳氏的罪責。”

  “柳氏長房,柳公卿一家犯下通敵叛國的大罪,但柳氏二房我岳父柳公綽一家又何其無辜?我岳父當初若非為了替陛下安定人心,又何必冒險從北地跑到江南?”

  楊明的話,讓宋趙廣陷入了沉思。

  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作為一個皇帝,宋趙廣也許並不算非常出眾的那種,但是他的確是個仁德之君,能夠聽得進臣子的進言。

  他看看楊明,又看看宋宏。

  宋宏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便老實本分了下來,站在那裡眼觀鼻口觀心,像是一點都不在乎皇帝究竟會怎麼判。

  反正無論如何,他這個太子之位暫時還沒有人動他。

  只要他能保住太子之位,來日方長。

  楊明則是一臉誠懇地看著宋趙廣,磕了三個響頭道:“陛下,我岳父年事已高,近年來屢次病倒,數次在鬼門關徘徊,微臣什麼都不要,只求陛下赦免柳氏全族。”

  這一場大勝,若是真要冊封起來,楊明身上的官爵起碼得加封個七八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