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柳秀娘 作品

第172章求救無門


  永寧城,登聞鼓院外,三位書生已經拉扯了多時。

  其中一人正是宋均。

  平江府的投毒案傳到京師,引起了軒然大波。

  雖說有識之士都知道大興如今是內憂外患,處處不平靜。

  但無論是硝煙四起的邊境,還是流寇肆虐的西南,都離京師永寧太遠了。

  而平江府卻離京師只有百餘里。

  快馬加鞭,一兩個時辰便能到的車程,竟發生瞭如此惡劣的案件,朝野震盪,民間議論紛紛。

  許多官僚聯名上書,將此案極盡誇大,渲染恐怖,要求大理寺儘快破案,嚴懲兇手。

  宋均收到楊明的信件之後,一直在為他四處奔走,想將真相上達天聽,替楊明尋一線生機。

  然而他入京時間不久,在京城並沒有什麼人脈。

  唯一相熟的錢進,本是太學赤黨魁首,頗有些威望。

  可偏偏他在八月秋闈中摘得桂冠,已經離開了京城,自請去蜀中任團練使,統領地方軍隊。

  大興歷來重文輕武,錢進棄文從武,令一干崇拜他的太學士子大失所望,認為他是自毀前程,不由看低了他幾分。

  連帶著與他交好的宋均,處境也就變得有些尷尬了。

  整整兩日,他徒勞奔波,一無所獲。

  眼看著大理寺司直已經去平江府審案了,若是再拖延下去,此案蓋棺定論,再想翻案,更是難上加難。

  最終,他決定來敲登聞鼓。

  聖上為了聽取臣民諫議或冤情,在皇城門外,設立了登聞鼓院,許臣民擊鼓上聞,上達天聽。

  所以對擊登聞鼓的案件不論大小,聖上常常會親自受理。

  正因如此,早年屢有百姓,連家中丟了只老母豬都要擊鼓鳴冤,登聞鼓院不厭其煩,後來便又出了一條規定,必須事關軍國大務,奇冤慘案的才可敲鼓,否則按重罪論處。

  平江投毒案,能不能算得上是奇冤慘案還很難說。

  可只要鼓聲一響,他便等同於向宋宏宣戰,後果不堪設想。

  太學裡同他交好的幾位學子苦口婆心地勸說他。

  “殿下,你這是何苦呢?”

  “單憑一紙書信,無證無據,你便要告朝廷命官,還牽涉到東宮,便是真讓你見到了聖上,恐怕一頓廷杖是在所難免的。”

  “知而慎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殿下,你這是何等不智啊。”

  宋均知道他們是一片好意。

  雖說他被過繼為齊王嗣子,可珠玉在前,木瀆在後,宋宏無論是學識才智都遠勝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