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2787章 垂死掙扎

  要保障通往全球的貿易,就要有軍隊,有軍隊必須要有交通,趙志國可不想出現清朝華夏運兵到華夏比帝國主義運兵到華夏的時間還要長的事情。

  “司令,小鬼子本土徵兵已經到了極限,十二三歲的都已經被強制入伍。”參謀說。

  日軍本土人力資源也在走向枯竭,這種枯竭不可逆轉。但趙志國可不會因為小鬼子現在比他們更慘,而同情他們,要給他們來上最後一刀,這才是最應該做的。

  “小鬼子已經把他們的壯勞力給消耗殆盡,那不怪我們。”趙志國說,“日軍高層都不把他們國家的人命當成人命,我們又何必充當聖人,憐憫小鬼子是否合適,我要的是路,港口和機場。”

  參謀立刻明白過來,小鬼子不是他們的同胞,也沒有必要可憐他們。既然他們發起了戰爭,那就應該嚐到戰爭帶給他們的苦果。

  “我馬上給曹司令發報!”參謀說。

  “通知他,我們的運輸船去了之後,除了把我們的傷員運送回來,別空著,來回一趟不少油錢,船上要是有小鬼子,不管年齡大小,直接運到東南亞地區的原始叢林裡去。”趙志國下令。

  趙志國不會像小鬼子一樣,打著什麼大東亞共榮的旗號,他也用不著給小鬼子來什麼虛偽的那一套。在他眼中,只有兩種小鬼子,一種是反抗的,直接殺死,另外一種是不反抗的,無論大小,直接送去修路。

  兩支部隊登陸日軍九州島,呂正的部隊在價北海道,張師長和曹興華配合作戰,呂正的部隊打牽制,日軍無論怎麼選擇,他們都已經保不住九州島了。

  面對趙志國兇猛的攻勢,日軍高層頭疼欲裂,戰爭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就算他們看不到戰爭的殘忍,但也知道他們當中不會有人再心存僥倖地逃過這場戰爭。

  “我們的飛機制造廠都已經損毀,還有兩個完整的日軍飛機中隊能夠起飛,但油料也維持不了多久。”

  小鬼子當前面臨的不只是兵力的問題,在進攻華夏的時候,他們已經把本土積累的戰爭物資消耗一空。

  沒有煤炭,工廠無法開工;沒有油料,小鬼子的飛機就無法飛上天空,坦克只能當固定的碉堡使用。

  往日的雄風不在,只剩下了焦頭爛額。日軍能夠調動的各部隊也不是滿編滿員,只有一個旅團的兵力他們就敢號稱一個師團,而且連一門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大炮都沒有。

  小鬼子的空中力量已經失去作用,地面裝甲部隊就是活靶子。在小鬼子海陸空全佔優勢的時候,他們都打不贏的戰爭,在失去這些之後,他們仍舊打不贏。

  “我們已經敗了,趙志國不會讓我們的民族繼續存在下去。”日軍大臣滿臉苦楚。

  另外一個日軍大臣說:“他會跟我們談判嗎?保全我們的民族。”

  日軍內部聽到這個提議,陷入了沉默。一旦投降,自甲午海戰以來的每一筆賬,趙志國都會跟他們算清楚。

  一旦開啟談判,所有不利的條件都會出現,到時候他們答應還是不答應?

  “我們必須要趙志國明白,他們攻佔我們的本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只有這樣,我們跟他們判斷仍舊有爭取的餘地。”日軍軍官提議。

  戰場上爭取不到的,談判桌上更別想爭取到,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但若是他們能夠在某場戰鬥中,給予趙志國的部隊一個重創,或許仍舊有談判的機會。

  畢竟到現在為止,華夏軍隊的進展太順利了,他們進入小鬼子本土之後,依靠空中力量偵察,地面的坦克推進,日軍根本毫無阻擋的能力。

  無論是己方還是敵方,都已經看到了這場戰爭的結果。只不過是發起戰爭的人還沒有看到自己的結果。

  小鬼子高層發起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為這場戰爭陪葬,他們是想獲取利益的。

  “我們得派人去見趙志國,然後同時安排人,吃掉一部分華夏軍隊。”日軍高層似乎也默認了跟華夏開啟談判。

  “我們如何吃掉華夏軍隊?我們的頭頂上到處都是華夏的戰機,我們的部隊還沒有完成集結,就會先被華夏軍隊發現然後攻擊!”一個日軍軍官說。

  小鬼子沒有幅員遼闊的國土,就四個主島,又十分狹長,飛機東西飛一邊都用不了多久。

  華夏飛機整天在小鬼子本土上方飛行,下邊有點風吹草動,馬上就會被發現。

  日軍高層沉默了,華夏有戰略空間,就算有幾場大敗,也能夠撐住。小鬼子哪兒有什麼得天獨厚的條件。

  沒有部署戰略的空間,日軍都無法對華夏軍隊實施包圍。連包圍都實現不了,難道小鬼子要靠地面部隊平推過去嗎?

  這又不是幾年前,就算是換上幾年前的部隊,他們也平推不了現在的華夏軍隊。

  “無論如何,我們也要打這一仗,哪怕是用車輪戰,累也要把華夏士兵給累死。”日軍陸軍大臣說。

  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日軍賭的不是趙志國看到數不清的日軍屍體而心生不忍,而是賭趙志國擔憂多為了滅掉小鬼子而多犧牲一個華夏士兵。

  “我們的陸軍精銳都已經損失殆盡,除了包圍京都的軍隊裝備還算齊全,其他徵募的部隊連槍和子彈都配發不齊,更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

  一個日軍軍官還是高估了他們決策者的良心。

  小鬼子的統治者除了把自己的命當命之外,其他的都是戰爭機器,都是草芥。

  “為了大局,我們別無他法!”日軍大臣用一句話就打發了日軍軍官。

  大局!多大的“橘”?只不過為了保住他們個人的利益,他們把別人的命當成了籌碼而已。

  被打急眼的小鬼子無路可走,若是他們還拿不出應對之策,不用一年,最多十個月的時間,日軍就徹底失去成規模化反擊的能力。

  然而,日軍的這次集結也是垂死掙扎,他們沒有足夠的軍隊,最誇張的是不到一個聯隊的兵力打出了一個師團的旗號。

  為了補充兵力,這支日軍聯隊把沿途村莊的女人老人和孩子都補充進了軍對,不可謂不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