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2688章 騎兵出擊


                 第一軍分區早已經為這場戰鬥做好了準備。

  後勤部隊將大量物資送上火車,每天夜裡都有成噸的物資送往前線。

  有如此多的物資做支持,接到命令的丁玉成和劉慶生針對南方支援而來的日軍開始調整部署。

  第一軍分區的部隊出現日軍視野中時,南方支援華北的日軍就開始變得更加謹慎了。

  在華北日軍陷入危機的情況下,日軍用屁股都能夠想到,趙志國自然不會輕易讓日軍援兵與華北日軍主力會合。

  小鬼子援兵也不想拼命,若是在援兵在路上就把兵力拼沒有了,殘餘兵力到達華北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日軍援兵要麼保持絕對的實力到達華北,要麼消滅第一軍分區的主力,逼著趙志國下令撤兵,才能夠解除日軍在華北的危機。

  而日軍援兵千里迢迢從南方趕到華北,他們對第一軍分區的情報瞭解本來就少。

  其次,華北的日軍無法起到決定戰局的作用,想要改變戰局,就要靠南方支援而來的日軍和關東軍配合,才有機會吃掉第一軍分區的一部分主力。

  可日軍南北兩支部隊怎麼可能配合的那麼嫻熟,畢竟以往他們就沒有配合作戰過。

  其次,關東軍號稱皇軍之花,他們把自己視為日軍陸軍最精銳的部隊,向來高傲,不可一世,認為他們自己就能夠摧毀八路軍第一軍分區,怎麼可能會跟南方支援而來的日軍乖乖配合。

  所以兩路援軍此時在戰場上的表現截然不同。

  關東軍在八路軍其他部隊的阻擊下雖然有所損失,但他們骨子裡的高傲,一直讓他們保持著高昂的鬥志,不斷向八路軍防守的陣地發起進攻。

  在北線,是兩支部隊戰鬥意志的對決。

  很多八路軍部隊也是堅守在陣地上,絕不後退一步,跟關東軍展開了血戰。

  南線的日軍卻表現地相對保守,他們把兵力集中在正面和側翼,緩緩地前進。

  這種陣型之下,就算是遭遇到了伏擊,日軍各部也能夠相互支援,減少損失,讓大部隊安全到達華北。

  南線的日軍雖然力求穩妥,但他們也失去了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