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2116章 日軍後撤


                 帳篷內,只剩下了日軍炮兵指揮官一人。

  昨夜的喧囂和清晨的安靜,讓日軍炮兵指揮官隔絕恍如隔世。

  也確實是恍如隔世,因為他罪責難逃,接受屈辱的審判和死在前線,是他最後的兩個選擇。

  在他的部下沒有人開口說一句話的時候,日軍炮兵指揮官就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他拿出紙和筆,開始寫信,是給自己的家人寫信,也可以說是遺書。

  信寫完了,他把自己的配槍壓在了紙上,以免他最後的遺言被風給吹走。

  指揮刀被他保養的很好,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好好打理它。

  這把指揮刀從沒有見過血,但沒想到第一次見血,是要見他主人的血。

  鋒利的刀劍穿過肚皮,疼痛傳遍了五臟六腑。

  豆大的汗珠都從額頭上低落下來,刨腹自盡,這種看似榮耀的方式,實則讓人承受著巨大折磨。

  小鬼子剖腹的時候,往往身邊都站著一個人。

  
  在自盡的人沒有扎中要害,在痛苦中掙扎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可以手起刀落,幫他解除痛苦。

  小鬼子炮兵指揮官是一個狠人,沒有刺中要害,他竟然拔出來,又給自己來了一刀。

  其他小鬼子軍官都在外邊等著,他們也知道他們的指揮官在做什麼,但沒有人去阻攔。

  因為他們指揮官死了,就可以承擔下所有責任。

  調查員到達之後,也不會再跟一個死人計較什麼,其他人完全可以把所有責任都推到死人身上。

  待帳篷內沒有了聲音之後,日軍軍官才進入帳篷查看情況。

  一談血跡散發著腥味兒,日軍士兵將屍體抬出了帳篷。

  但事情並沒有結束,日軍炮兵副指揮官接手了所有工作。

  為了表明緝他們炮兵部隊仍舊盡職盡責,他立刻組織一支部隊前去搜所從他們營地逃走的人。

  儘管日軍炮兵部隊不知道襲擊他們的人是誰,有多少人,裝備如何,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但他們還是要做。

  前線,天亮之後,日軍並沒有發動進攻。

  第一,日軍營地內傷亡了大量的人員,還不斷有傷員從某頂坍塌掉的帳篷裡被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