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187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


  第一軍分區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軍官,他們不乏遠見卓識,也不缺少大局觀。

  營長並沒有執著於第一個要打到公路陣地去,接他們旅長和弟兄們回家。

  他需要把了解到的情況彙報給更高的指揮官,以減少大部隊的傷亡。

  趁著崗村病倒,趙志國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如何打通公路陣地,並確保兩翼的安全,最後保證公路陣地跟外部的暢通。

  “老趙,朱洪思發來電報,到目前為止,派出去的偵察兵,仍舊沒有找到日軍的炮兵陣地。”

  日軍的轟炸機編隊被趙志國他們給打成了殘廢,小鬼子的大炮成為最大的威脅。

  頂著小鬼子的重炮打衝鋒,他們的部隊永遠也別想衝上日軍的陣地去。

  “失去了空中力量,小鬼子肯定也會對他們的大炮藏著掖著的。”趙志國說。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既然趙志國的部隊能夜襲崗村的前線指揮部,為何不能襲擊日軍的炮兵陣地呢?

  於是小鬼子心想,既然趙志國喜歡偽裝,乾脆他們也把炮兵陣地給偽裝起來,藏在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

  日軍將他們的大炮給藏了起來,以至於偵察兵尋找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日軍的炮兵陣地。

  “時間不等人。”趙志國說,“繼續等下去,小鬼子把附近的山都完成了馬蜂窩,我們等他們把所有明暗火力點部署好之後,付出的代價可就大了。”

  對第一道防線的反攻,宜早不宜遲。

  “我們這樣就發起進攻,會不會太倉促了一些?”馬修文問。

  一場大仗剛剛打完,部隊幾乎沒有休整的時間,新兵也剛補充進部隊,跟老兵也沒有來得及熟悉。

  新兵雖然訓練很充分,但實際的戰場環境很可能會讓新兵做出錯誤的決定,影響到老兵的戰鬥力。

  “報告,三旅的謝營長在公路陣地側翼發起一次試探性的攻擊,根據他們的偵察,日軍在公路陣地附近的防線大約有三公里半,側翼有大量日軍崗哨,無法派小股部隊突襲,如果正面進攻,必須要有側翼防護。”通訊兵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