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1784章 日軍的下一個目標


  地下,既要有藏士兵的地方,又要有士兵吃的糧食,喝的水,作戰所需要的各種彈藥。

  最關鍵的是,傷員受傷,如果無法轉移,也要送到地下進行暫時的治療。

  還沒開打的時候,日軍飛機就恨不得一天三頓飯,天天在趙志國他們頭上吃。

  偵察來偵察去,他們可沒有發現趙志國的部隊在防區內構築大量軍事工事。

  "趙志國對我們非常瞭解,第一,他必然不會在白天構築工事。"

  跟趙志國交手的時間不長,但崗村卻來越瞭解趙志國。

  趙志國極其善於偽裝,他的部隊也喜歡做假目標來以欺騙飛機偵察,讓日軍根本摸不清哪兒是真的,哪兒是假的。

  “第二,施工的地方都在村子裡,他們可以利用房屋做掩護,我們的偵察機失去了作用。"

  白天可以躲在房子裡幹活,到了晚上,完全不用擔心日軍的偵察機。

  "趙志國完全知道該怎麼對付我們的偵察,所以我們關於趙志國部隊的情報少的可憐。"日軍軍官說。

  "他跟我們為敵的時間太久了,打一場仗琢磨我們一次,再強大的部隊也會被有腦子的人給琢磨透徹。"崗村說,"我們在華夏戰場上,太久沒有改變過了。"

  改變,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幾十萬部隊要想改變,改不好就是一場大混亂。

  士兵適應不了新的節奏,軍官的指揮配合也不協調,把這樣的部隊派到戰場上去,就是送死。

  "我們還是太低估趙志國了。"

  "不!不是我們低估趙志國,而是低估了華夏人,他們學習和適應的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崗村說,“回去之後,好好謀劃一場戰鬥吧,我不想因為失敗,最後灰溜溜的離開華夏,因為我還沒有徵服他。”

  儘管崗村意識到了他的對手遠比他想象的要強很多,但對崗村來說,這是一場具有冒險的挑戰。

  代價只不過是十幾萬日軍士兵的性命而已,能答應這場仗,損失十幾萬日軍士兵不算什麼。

  在返回的路上,田克志一句話都沒有說,他一路策馬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