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1295章 村子的百姓


  夏末秋初之際,井水泛著溫涼,卻甘甜如飴。

  “你們這兒的井水不錯嘛!”趙志國嚐了一口。

  “明末的時候就有這口井了,曾經因為這口井,我們村子裡做出來的豆腐聞名十里八鄉!只可惜,清末年間,旱災蝗災頻發,又加上戰爭不斷,糧食歉收,也沒人做豆腐了。”

  戰爭是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也讓原本存在的文化銷聲匿跡。

  “村子裡,老人孩子居多,吃水也是一個廢力的活吧?”

  趙志國抄起扁擔,輕輕鬆鬆的挑起兩擔水。

  “首長,還是我來吧!”民兵班長說。

  “別,這事兒得我來,等我離開村子之後,你有的是機會!我們八路軍的隊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要幫他們做,因為是他們養育了我們這支軍隊。”

  趙志國挑著兩桶水,開始挨家挨戶的敲門。

  然而敲響了好幾家的門,都沒有人回應,民兵班長也確信這家有人。

  “下一家!”趙志國並沒有灰心喪氣。

  “首長,要不算了吧!”

  民兵班長都有些氣餒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村子對軍隊已經怕成了這樣。

  “算了?豈能算了?道人傳道,佛家傳法,哪一個是止步於自己腳下的?要是他們對自己說一句算了,這些文化會在我們華夏生根發芽?”趙志國挑起水桶。

  以誠心待人待物,必換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要是今天沒有開門的,趙志國明天還要繼續,總有一家會需要水的。

  有志者事竟成,在敲了十幾家門的時候,終於探出一個小腦袋,眼睛閃著疑惑,一眨一眨的看著趙志國:“叔叔你找誰?”

  趙志國蹲下來,臉上露出笑容,儘量讓自己看起和藹一些:“你家大人呢?”

  “丫頭!是誰啊?”

  一個比較蒼老的聲音在院子裡響起。

  “爺爺,是一個叔叔!”

  老人拄著柺杖走到門口,當他看到趙志國的時候,他眼神中閃過了慌亂,連忙將自己的孫女護在了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