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趙自明 作品

第995章 幷州的情報


  “這叫火箭筒,單兵可以攜帶,打坦克和巷戰的神器!”

  四零火,單兵攜帶方便!巷戰的時候完全可以轟擊掩體,將掩體後方的火力點給炸掉。

  “如果我們有這玩意在手,向平城進攻的時候,我們會少死很多人。”

  有了火箭筒,再也不需要士兵抱著炸藥包去炸敵人的坦克和火力點了。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用一發rpg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再來一發!

  “新武器啊!團長,我們可沒這鍊鋼的技術,還有觸發引信,引信材質不過關,就是像敵人扔了一個鐵疙瘩過去,爆不爆炸,還要看這個鐵疙瘩的心情。”

  單單是引信材質這方面就是趙志國他們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行啊,不愧喝過洋墨水,懂得就是多!”

  趙志國很是欣慰,自己手底下總算有一個不算是門外漢。

  他最怕的就是提到一些新東西,別人連最基礎的東西都不懂。

  “團長,您就別誇我了,您夸人的語氣,就不知道是誇我還是損我!”田克志說,“只是加工武器的鋼材,我們就煉不出來!”

  田克志心裡還是很清楚的,就拿繳獲的小鬼子刺刀來說,在當今華夏,找不出幾個能夠鍛造出這樣的鋼廠。

  “而且我們有足夠的鋼材,還不如多造幾顆手榴彈更加可靠。”

  當今更現實的問題就是他們就算有合格的鋼材,也造不出更多的火箭筒來。

  單兵武器,在戰場上非常容易丟失,就像槍支一樣。

  一場戰鬥下來,被損壞的槍支和遺失的槍支隨處可見。

  如果火箭筒不能夠量產形成規模,還不如把鋼材用到最基本的手榴彈上。

  飛雷炮之所以能夠形成規模,就是因為製造簡單,所以才能夠形成規模。

  火箭彈這玩意兒還需要二級推進,技術難度比飛雷炮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從目前華夏的情況來說,田克志說的也不無道理。

  趙志國也當然明白這些道理,他們自己造鐵釘都費勁,不用說造技術更好的火箭筒。

  “我們不做,永遠成不了規模!”趙志國思忖了片刻,最終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