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風寂 作品

第1208章 貝姐委婉讓組織退避(第2頁)

  固然還有最後一招,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但值得嗎?為什麼非要跟琴酒鬥一個死活呢?

  組織怕琴酒反過來消滅組織,琴酒就不怕組織拖著他一起死嗎?

  琴酒肯定怕死,所以他才每天鍛鍊,讓身體狀態維持在巔峰。

  所以,琴酒肯定並想跟組織為敵。

  而這需要組織配合,如果組織一直緊抓著琴酒不放,那麼琴酒也只能豁出去,對付組織。

  所以,組織必須退讓,不能逼琴酒。

  至於為什麼是組織退讓,不是琴酒退讓。

  原因很簡單,琴酒怎麼退讓?

  給組織錢,讓組織發展壯大,然後再去殺他?

  琴酒不是傻瓜,他不會不不知道那是緩兵之計,也不會去幹這種事情。

  哪怕組織答應琴酒,將來不會殺他,他也不會相信組織。

  所以如果組織要逼他,他就一定會動手。

  相反,組織只要藏好了,琴酒就不會動組織。

  因為琴酒也知道,他很可能無法徹底毀掉組織,而動組織只會刺激組織殺他。

  所以,除非組織徹底暴露,否則琴酒絕對不會先動手。

  ……

  貝爾摩德在心中梳理,把利害關係都過了幾遍。

  最終猶豫著,換了個電話卡,寫了三條短信發送出去。

  “目標拒絕任務,還建議這邊放棄任務,理由是那人不可能沒有後手,任務如果成功,可能導致組織被後手揭露出來。”

  “分析起來,確實有可能,所以我這裡也建議放棄。”

  “另外,分析了目標的心態,感覺他安於現狀,只要那邊不強迫他,他就不會採取行動。”

  貝爾摩德猶豫著,沒有直接建議組織退讓。

  既然確定琴酒說的只是威脅之語,既然決定暫時不把這些威脅之語告訴組織,那就也不能到刺激組織,不要的臉面是要維護的。

  ……

  不久之後,貝爾摩德收到短信。

  上面沒說什麼,只有一個人的名字,吞口重彥。

  貝爾摩德忍不住皺眉,因為沒聽過這個名字。

  貝爾摩德在電腦上,於網絡中搜索這人,還真找到了。

  吞口重彥,五十五歲,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