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歸來的軍團(四)


   而所有的宏大敘事的光輝光芒下,則是社會文化不可避免的衰亡與變遷。

   和百年前甚至五十年前相比,“國家”這一概念幾乎是崩塌式的瓦解,種族的問題也開始變得不再尖銳。

   畢竟如同阿特蘭人一般的“落後文明”都可以接納不同文明、不同種族的成員組成聯軍,甚至組成“國家”來入侵人類,人類還有什麼理由不反思自身僅僅是由膚色文化不同就造成的隔閡呢?

   而人工智能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則打破了語言與地域的限制,即使是在能源問題還未解決之前,世界各國的普通人已經可以開始在虛擬世界中無障礙的交流與碰撞,移動互聯網也在這樣的浪潮下變成了真正的虛擬全息可交互鏈,曾經設想的“元宇宙”概念在這裡得到了進一步的實現,甚至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操縱著現實世界的工業設備,完成一次生產任務。

   而技術與文化的進步帶來的則是現實世界吸引力的急劇下降,即使現在全球的交通最遠路程也不會超過十二個小時的情況下,人與人的距離卻開始變得無限的疏遠。

   每一個人都開始更專注於自身與人類的共同聯繫,以及個人的成長與自我發展,而變得不再熱衷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越來越多的人“宅”在自己生活的區域,一步也不想踏出自己生活的立體生態建築外——即使樓下可能就是曾經的網紅景點。

   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在街道和戶外,很難看見密集的人群,甚至很難看到活人在行走。

   除了城市空中路線的磁浮載具和公共懸浮列車內能看到一個個若隱若現的人影外,整個城市建築物外幾乎很難看見任何活動人影的存在。

   所以當陳寒聽到成千上萬的喊聲匯聚在一起時,彷彿回到了戰前的時光。

   但是千米高空的高臺,恐高症看一眼就會暈厥的地面高度,過分整潔科幻的建築外觀和這個時代的人臉上特有的自信與距離感時,又將他拉回了現實。

   這個時代的人類,真的變了太多。

   陳寒再一次理解到了他們冬眠的至今的使命,也隱約的猜測到了他們被延遲喚醒的原因。

   生產力已經極大發達了,能源問題也解決了,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生活和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