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利的結論


   林軍立馬扔下煙,轉身朝著辦公室跑去。他的聲音興奮而緊張,直接壓過了周圍的各種聲音。

   住院部一樓的人都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男人飛一般的衝進了大廳,保安還來不及阻攔,他便衝向了一樓的隔離區,隔離區的保安看他飛奔而來,下意識的退了一步,這一退,便讓出了一個空間,林軍更是直接衝向了隔離病房,趴在玻璃上,興奮的叫著:

   “么兒!我在這裡!”

   幾個保安連忙過來,面色有些不悅,走進看到眼前的情況,又舒了一口氣。

   所幸林軍還有基本的理智,沒有打開隔離區的門,不然他們半個月的薪水就沒了。

   放鬆之後,便是生氣和憤怒。

   “這位先生,請你冷靜!這裡是隔離區!請出示相關憑證並登記!並接受醫院的批評教育和相關處罰罰款!”為首的保安重重的說,語氣和態度十分不善,他無法剋制住自己的火氣,病人家屬的心情他們是理解的,但是自己也是要吃飯的。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對不起對不起,我給你們道歉,罰款待會我交!請兄弟幫忙叫下醫生,我給幾位包紅包賠不是!”林軍毫不在意,反而高興的說道。

   “…先生,我們這裡不能收紅包,您配合我們工作就好,醫生應該已經趕過來了。”為首的保安非常無奈又覺得慶幸,不是醫鬧的就好,在醫院裡,最怕的就是醫鬧。怕的不是鬧,而是鬧醫生。

   醫生現在可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誰都可以捏幾下。

   從情感上來說,大多數醫生往往懷著一顆慈悲之心或懷有一顆懸壺濟世的理想,從物質上來說,培養一個合格的醫生,往往需要本科+碩士連讀,若是對自己要求高或學習的領域比較浩瀚,往往要博士畢業後才能滿足醫院的招聘需求,由於長時間的學習和付出的沉沒成本較多,醫生往往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即使有一小部分醫生由於社會的侵染和現實的無奈產生了變質,我們也不能否認,醫生和教師依然是社會的高素質群體與中堅力量。

   但是由於漢明共和國醫院的公益性與普世性,它註定了不會和西方國家的聯邦和邦聯那樣以私立醫院拉開就診病人的來源,來確保醫生的體面和收入,所以往往漢明的醫生,常常會遇到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鬧事者,鬧事的核心目的也很簡單“既然都醫不好,還不如鬧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