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作品

第七百零四章.一群少年的北狩



                無禮嗎?

    是真無禮。

    可是,禮是什麼,規矩又是什麼?

    禮是崇平帝允許了。

    規矩是崇平帝制定的。

    儘管林朝辭沒跟楊國昌等人辯論什麼才是禮,可他的每個舉動,都是在用自己的禮儀踐踏楊國昌等人的禮儀,而這,也是崇平帝默許的。

    崇平帝早就想對以楊國昌為首的保守派下刀子了。

    可是,他害怕輿論。

    更害怕因輿論而留下黑歷史。

    或是因輿論,導致變法失敗。

    儘管一次變法失敗對此刻如日中天的他而言,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也不會折損他的權威,可這種失敗的恥辱才是最令他難以接受的。

    而愚民治國的缺點就是文官掌握著可以與皇權抗衡的解釋權,也就是對文字和輿論的定義權。

    崇平帝自詡非凡。

    發誓要建立宏圖偉業。

    自是不可能蛇鼠兩端,猶猶豫豫,做事講究什麼狗屁的妥協,以妥協求得自己的宏圖大業的。

    且,也不止崇平帝如此。

    縱觀古今。

    有鯨吞天下之野心的雄主,無一不是剛到髮指的人物,尤其是漢武帝,可以說是扛著天下人的不解,啟用衛青、霍去病這兩員年輕的大將,即便是放到後世,也不會再有帝王能如此大膽,像個賭徒一樣,啟動一位養馬的家奴與一位不滿十八歲的少年,發兵遠征漠北。

    咱們先不說他做的對不對。

    只說他的這份魄力。

    就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

    故此,以秦皇、漢武、唐宗等明主做榜樣的崇平帝,絕不會因自己手裡掌握著兵權就對文官那邊掉以輕心,且,這一點,從他蒐羅的罪證上便能看出,他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做這方面的準備了,只不過,林朝辭的到來把他的保底往上提了一個檔次,而林朝辭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那道紅色的雷霆,則是又把他的保底往上提了一個檔次,至於林朝辭能否做到像他說的那樣,去草原那邊轉悠兩圈,以及他剛剛說的什麼“逼的王庭為他改道”之類的話,成,那就更好,這種勝利可鼓舞他手下的將士,也能讓老百姓對他這位皇帝的看法變好,畢竟,誰不想跟著一位能讓子民揚眉吐氣、在外邦面前趾高氣昂的皇帝呢,輸,也沒什麼,天意如此,可堵住萬民之口。

    就像現在這樣。

    禮部尚書死了。

    他該怎麼操作?

    那必然是把罪證公之於眾啊!

    聖旨上該怎麼寫?

    把林朝辭摘出來,後,表示蒼天對他這位皇帝示警,劈死了一位大奸臣,也就是禮部尚書,再把蒐羅的罪證放出去,他在這皇宮大殿裡都看見了一內一外、一紅一藍的兩道雷光柱,他相信,這京城裡的老百姓肯定也看到了。

    那麼,輿論會怎麼說?

    輿論會說,他是老天爺的崽,沒看老天爺都幫著他嘛,所以,反抗他政策的人就一定是錯的,就一定是奸臣,實在不行他還可以跟賈家那邊交換,據他所知,賈家的那些姑娘手裡都有紙鶴,別的他不敢保證,秦可卿他還是有把握的,跟大侄女好好聊聊,畢竟你爹也不是我殺的,我是贏家沒錯,可我只是個等到最後的贏家,你爹是死在了亂軍之中,這樣,我認你做個乾女兒,把伱這一脈重新遷回皇室,承諾給你找個駙馬,反正賈蓉也死了,你看,你把你的紙鶴借給皇叔我用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