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作品

第七百零一章.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與電視裡演繹的朝堂爭執不同。

    也與很多人印象中的朝堂爭執不同。

    真正的朝堂爭執,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大白話,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只有一半的量是對皇帝陳述個人意見的,剩下的一半和那百分之七十的大白話一樣,全都是攻擊自己政治對手的。

    也就是俗稱的“噴人”。

    林朝辭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

    就像範閒第一次目睹“大國雅量”的名場面一樣。

    嚇倒是沒嚇到。

    只是覺的挺有意思。

    如果只是文官間的爭執,噴人還能偏向優雅一點,可武將這邊一摻和進來,那可就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了。

    再咬文嚼字純屬給自己找不痛快。

    你文縐縐的說一大堆。

    又是引經據典,又是博古通今的。

    有用嗎?

    就算是陳琳討伐曹操的戰鬥檄文,那也是給有文化的人看的,寫的再好,沒文化的人也看不懂。

    所以,先不說那些身為大老粗的武將能否聽懂,就是聽懂了,人家甩出一句“你母親很潤”之類的話,即便粗鄙,不比你這殺傷力極低的嘴炮強?

    臉皮這種東西啊。

    在罵戰中就是盾牌。

    嘴巴這種東西啊。

    在罵戰中就是長矛。

    任何罵戰的本質,都是用長矛刺穿對手的盾牌,讓對手破防,故此,話語是否粗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對手從心底升起憤怒或惱怒的情緒,並保持自己的清醒,把對手拉到同一個層次,然後,再用豐富的經驗擊敗他們!

    武將這邊就是如此做的。

    把文官那邊氣的不成樣子。

    伱罵了半天,人家還笑呵呵的,因為人家聽不懂那些典故,而人家隨口罵你一句話就能讓你破防,這還怎麼打?

    正因如此。

    也就有越來越多的文官加入其中。

    放棄文縐縐的話。

    罵的也是越來越露骨。

    想用魚死網破的辦法保證殺傷力。

    最後,在以四王八公為首的武將勳爵那邊一陣“快看,急了、急了、他急了”的嬉笑聲中,通通破防,以禮部尚書為首,不跟武將這邊玩了,直接請示崇平帝,這次,用上了正經諫言的古文:“我泱泱大國,自古以來便是禮儀之邦,從不曾暴虐欺人,亦不曾恃強凌弱,古語有云:故國雖大,好戰必亡;今有外使來訪我國,欲與我國結秦晉之好,何至於妄動刀兵,且,於理不合,於情難容,師出有名方能無往不利,師出無名只會勞民傷財,望聖上為邊疆子民考慮,不可聽信一時激憤之言,而不顧邊疆百姓,致使生靈塗炭!”

    翻譯過來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