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一百九十章 南洋(第2頁)

  齊玄素謙遜道:“雷真人過獎了,什麼掌教,不敢奢求宵想,只是這個次席副府主,可是當真?”

  “我還當你淡泊名利不為所動呢。”雷小環笑了笑,“現在看來,你還是上心的。”

  齊玄素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動人心,我就是一個俗人凡人,如何能不動念?”

  雷小環說道:“我就是聽說,可不保真,我聽說嶺南和婆羅洲那邊要有些人事變動。”

  齊玄素並不如何意外。或者說,這正在他的意料之中,從七娘等人透出的口風來看,全真道和正一道是打算動一動南洋的。

  南洋不能等同於南海,是個類似於西洋的概念,只是談不上南大陸,因為這片地方島嶼眾多,倒像是一塊大陸被打成了無數碎片。

  在道門麾下的南洋範圍內,主要分為三大勢力,一是嶺南道府,二是婆羅洲道府,三是各路地頭蛇勢力,包括大小海商海盜,以“天廷”為首。雖然也有西洋商隊,但僅僅是商隊,不成氣候。

  這三方勢力分別代表了道門三道,“天廷”不必多說,背後站著太平道。

  嶺南道府的背後是正一道,嶺南馮氏是當地大族,在北朝時遷至嶺南,自此便在嶺南紮根。因為嶺南山高皇帝遠的緣故,馮氏很少參與中原紛爭,與其他的世家豪強又有不同。

  當初道門還未整合之前,徐祖意欲起事,曾經尋求過馮家的幫助,不過被馮家斷然拒絕。徐祖由此生出強奪馮家的心思,馮家並非徐祖對手,只能向吳州的張家求助,最終張家出手迫使徐祖退出嶺南。在此之後,兩家更是聯絡有親。道門整合之後,馮氏族人大多進入嶺南道府,樹大根深,所以嶺南道府被視作正一道的勢力範圍。

  至於婆羅洲道府,自然就是全真道的勢力範圍了,以新興世家王家為首,而王家的興起又要追溯到道門與聖廷在西婆娑洲的戰事。

  如今王家起了改換門庭的念頭,或者說打著改換門庭的旗號以謀求某種程度上的自立,驅狼逐虎,脫離全真道的掌控。這是大忌,而且風險極大。太平道自然不會輕易出手,且不說各種阻力,就說前車之鑑,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苦肉計總是讓人記憶深刻,所以雙方還需要一個互相取信的過程。此事被全真道知曉,既然良言難勸該死之鬼,那麼便要先下手為強,動一動王家。所以七娘才提出找王家報仇。如果沒有這一出,僅憑七娘和齊玄素母子二人,可搬不動王家這座大山。

  至於全真道憑什麼動一動王家,則要著落在掌府大真人身上,這種特殊道府都會有掌府大真人,更在掌府真人之上,也是駐守一品靈官的直屬上司。鳳麟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張氣寒是太平道之人,婆羅洲道府的掌府真人自然是全真道之人。

  不過僅憑一位掌府大真人稍顯不夠,因為掌府真人和首席副府主都是王家的人,就還需要另外一個人來配合掌府大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