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2頁)

  關於七娘為什麼喜歡戴著一副大號墨鏡的問題,齊玄素曾經專門問過她。

  七娘的回答是,她最早行走的江湖的時候,遠不像現在這般無所顧忌,總怕被人認出來,就想找個東西遮擋一下。墨鏡這東西其實跟面紗一個道理,區別無非是一個遮上頭,一個遮下頭。太多女人喜歡戴面紗了,還弄得若隱若現,什麼都遮擋不住,與情趣物品無異,總結就一個字,俗。她不願同流合汙,只好選擇戴墨鏡。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好像墨鏡已經是她身上的一部分。

  說實話,她有好些年沒來玉京了。

  不過玉京的變化不能說不大,只能說根本沒有變化。

  幾十年前是什麼樣子,幾十年後還是什麼樣子。

  甚至裡面的許多人也沒變,畢竟生老病死對於人人長壽甚至長生的玉京而言,並不是十分常見之事。

  這樣的地方,自然談不上陌生,也談不上物是人非,更多還是觸景生情,感懷一下自己逝去的青春。

  離開的時候,還是張月鹿那般年紀,回來的時候,已經是蘇元儀這般年紀了。

  她這次回來,自然為了孩子的事情。

  想著這些,七娘晃晃悠悠地來到了城門前。

  守門的靈官早就注意到這個老阿姨了,且不說囂張的姿態,就說這一身打扮,也不像是道門中人,畢竟自從五代大掌教之後,就很少有奇裝異服之人和特立獨行之人。ŴŴŴ..co

  於是守門靈官攔住了七娘,要她出示籙牒。

  七娘在隨身的挎包裡翻找了一會兒,還真扯出一張籙牒。

  上面標註著道士品級是四品祭酒道士,身份是遊方道士,名字是姚七。

  雖然以七娘的手段,偽造一張籙牒並非難事,但這張籙牒的確是真的,就是她當年用過的籙牒,而她的真名還真就這麼隨意。

  這是姚家的風格,姚家受到巫教文化的影響,取名力求簡單。比如巫相、巫陽、巫姑、巫咸、巫羅等人,可以理解為她們姓巫,也可以理解為巫是她們的身份,她們的名字只有一個字。姚家也是如此,都是單名,沒有輩分範字,比如姚裴。

  七娘是個意料之外,不在計劃之中,剛好行七,小七要比六子好聽一些,乾脆就叫姚七吧。

  “姚法師。”靈官反覆看了幾遍,沒有發現半點問題,只是覺得這張籙牒過於年代久遠,簽發這張籙牒的時候,紫微堂的掌堂真人還不是如今的東華真人裴玄之。

  姚裴劈手奪回籙牒,橫眉立目:“看完沒有?”

  靈官被七娘的氣勢所懾,竟是沒敢提出異議,甚至有點結巴道:“看、看完了。”

  姚裴收起籙牒,說道:“你別看我這麼大年紀了還是個四品祭酒道士,可我兒子和兒媳都是三品幽逸道士,還是副堂主,我那親家更是二品太乙道士,我這次就是來見親家的。”

  道士本就高於靈官,四品靈官以下及四品靈官本身,是不如四品祭酒道士的,三品靈官也不可能來這裡守門,所以守門靈官只能唯唯諾諾地應下,心裡卻忍不住腹誹道:“您這個年紀,兒子頂天也就是三十歲,三十歲的三品幽逸道士加副堂主?還有個差不多的兒媳?騙誰呢?不是說沒有這種人,可那都是大家族出身,大家族的主母怎麼可能只是個四品祭酒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