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三十九章 集會(第2頁)

  所謂京營,就是拱衛帝京的禁軍,承襲大魏舊制。

  大魏年間,京營分為三大營,分別為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人數最多。三千營由三千重騎組成,比起邊軍中的重騎也不遜色幾分。神機營以火器為主。

  大玄取代大魏之後,廢除衛所制度,整改京營,將五軍營和三千營合併為神樞營,又稱神樞禁軍。舊有的三營司哨掖等名及諸內臣俱裁革,而以大將一員統帥,稱提督京營戎政總兵官,副手稱協理京營戎政總兵官。其下設協守副總兵官、參將、遊擊、守備。

  神機營則被單獨列了出來,設一名掌印總兵官,兩名普通總兵官,雖然是軍職,但脫離了黑衣人的戰鬥序列,變為類似於天機堂的存在,專事研究、製造各種軍械,以火器為重,若論火器的水準,並不在天機堂之下,而雙方也多有合作。

  當初在秦無病的軍中,齊玄素就與神機營打過交道,還買過一對雙刀。

  此時“醉垂鞭”所說的京營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樞禁軍。不過黑衣人們覺得這個名字太過招搖,略有輕佻之嫌,還是喜歡用舊稱“京營”。

  從稱呼神樞禁軍為“京營”這一點上來說,這位“醉垂鞭”可能是出身黑衣人,而且職位不低,最起碼也是個中層,縱然比不得秦無病,也不容小覷。

  七娘想了想,說道:“我給你四百功勳。”

  “醉垂鞭”沒有任何異議。

  齊玄素又一次感慨功勳的“貶值”。不過他也很明白一件事,如果是以前的他,就是死上十次,也未必能打探出這些消息。

  第三個發言之人的詞牌名是“惜紅衣”,帶著一股情種的味道。

  這可不是齊玄素胡說,他發現每個人的詞牌名都很切合本人的部分特點。

  比如齊玄素的“金錯刀”,是刀幣的意思,也就是錢,齊玄素總是因為太平錢發愁,經常為了太平錢與七娘鬥智鬥勇,雖然‘金錯刀’並非刀,但刀幣與刀還是有些聯繫的,齊玄素用的兵刃也是刀。

  再有李青奴的“點絳唇”,便是女子對鏡點塗口脂的畫面,很容易便聯想到出嫁女子或是花魁名妓一類需要拋頭露面的角色。畢竟胭脂水粉也挺貴的,若無必要,許多女子在家的時候還是以素面朝天為主。

  還有就是七娘的“七娘子”,那就更簡單了,七娘是個女的,所以是“娘子”,七娘行七,所以是“七娘子”,再貼合不過。

  以此類推,其他幾人的詞牌名多半與他們現實的身份經歷有所聯繫。

  所以在齊玄素看來,“惜紅衣”就透著情種的味道,還是個男的。因為男子除了前朝的官袍或者成親,基本不穿紅衣,紅衣、紅妝幾乎是女子的專屬,就算是女子,也不是人人都能穿紅衣,少女以青色為主,兒孫繞堂的老婦人以黃為主,紅衣只有夫婦雙全之人才可以穿著,孀婦不可穿,妾侍也不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