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三十九章 看破(第2頁)

  在五代大掌教飛昇離世之後,三位被他親自提拔的副掌教大真人達成共識,直接放棄五代大掌教屬意的接班人選,推舉了一位公認的“老好人”成為六代大掌教。

  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連六代大掌教自己都沒想到,大掌教尊位就這麼落到了自己的頭上,就如天上掉餡餅一般。雖然他的境界修為相當不弱,當時已經是參知真人,而且是其中佼佼者。就算做不了副掌教大真人,也有望成為普通的一品天真道士,但他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只是境界修為,不是做大掌教的材料。

  不過三位副掌教大真人達成了共識,做不做也由不得他。再者說了,身為道門弟子,誰不對至高無上的大掌教尊位心動?對於當時還是參知真人的六代大掌教來說,等同是直接越過一品天真道士,從二品太乙道士一步登天,成為道門唯一、天下唯二的超品道士。尤其是這個位置送到自己面前的時候。而且五代大掌教統領道門時是何等尊崇,也都是有目共睹。

  於是六代大掌教答應下來,登上了大掌教的尊位。

  若論為人,六代大掌教無疑是個好人,他為人寬仁,性情溫和,比起性情霸道暴躁的五代大掌教不知好上多少。可論起掌權手段,那就是天上地下了,六代大掌教優柔寡斷,又缺少根基,這也導致六代大掌教闇弱,無法壓服三位副掌教大真人。

  六代大掌教登位時,三位副掌教大真人還不像今日這般勢大,經過了六代大掌教的時代之後,三位大掌教真人才算是徹底坐大,可以說正是五代大掌教為今日的道門亂象埋下了伏筆。

  可以說,直到今日,五代大掌教仍舊影響著道門的走向,在歷代大掌教中,若論影響力,僅次於身為初代大掌教的玄聖。不過其功過,要到許多年後才能蓋棺定論。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大掌教碌碌無為,也可以使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慈航真人維持這個年紀,正是遵循五代大掌教留下的規矩,三十歲已經是底限,再低就要被風憲堂盯上,堂堂參知真人要是因為這種原因被風憲堂通報點名,雖然不傷根基,不傷裡子,卻傷面子,算是丟臉到家了。

  這個規矩不是不能更改,只是大掌教才能更改大掌教的規矩,不過玄聖的規矩例外,那是類似於朝廷“皇玄祖訓”的存在,甚至是道門法度存在的基礎,真正的祖宗根基所在,不得輕動,想要修改的難度之大,最起碼要金闕議事全體同意通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