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李三辛 作品

第十六章 飛舟(第2頁)

  今天已經是七月十三,距離七月十五隻剩下兩天。

  幸好懷南府是一州首府,城外的太平山上就有飛舟港口,距離不遠,只要大半天的路程。

  齊玄素不敢耽擱,立刻出城往太平山行去。

  雖然齊玄素不曾去過太平山,但太平山並不難找,它除了有飛舟港口的職能之外,還是蘆州道府所在,有一位二品太乙道士坐鎮。

  太平山綿巒連綿,從山麓到山腰,修築有石質臺階。齊玄素來到太平山後,順著山間石階攀沿而上。行了約摸一個時辰,隱約可見連綿成片的梯田,層次分明,遠遠望去,就像為天上神人修建的臺階,此時有眾多道民正在梯田中躬身耕耘。

  又行了一程,山路漸趨險峻,順著山勢起伏不定,最終來到一處絕壁下,這裡有一個巨大吊籃,幾如尋常馬車的車廂大小,吊籃上方連接著鐵鎖,一直向上通向雲霧茫茫處。

  吊籃旁邊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形機關,需要雙手扳動,機關旁邊守著一位九品道士。

  齊玄素出示了自己的籙牒後,走進吊籃,旁邊的九品道士扳動機關,然後就聽“咔咔咔”的機關聲響,吊籃開始緩緩升高,原來上有絞索絞盤,將吊籃絞了上去。

  吊籃不住上升,齊玄素抬頭上望,只見白霧茫茫,過了一會兒,可見到雲霧從頭頂飄過,再過一會,身入雲霧,向下俯視,但見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望不到了。

  過了良久,吊籃才停。已是來到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白玉築成的巨大牌樓,牌樓上四個金色大字“太平無憂”,在陽光下發出閃閃金光。

  尋常人見了要覺得市儈,竟然把金圓和銀圓的名字造成牌坊,可深知內情之人卻不會這樣想,只會覺得道門氣派浩大,因為金圓和銀圓的名字正是從這座牌坊得來。可以說,先有了這座牌坊,然後才有了無憂錢和太平錢。

  牌坊的不遠處是一個巨輪,足有十丈之高,正在緩緩轉動,周流不息。巨輪上又連接著許多長長的機關麒麟臂,不知通往何處。

  齊玄素是第一次來到此地,只覺得極為震撼。

  山頂和下方一樣,在巨大絞盤旁邊同樣有一個十字形機關,也同樣站著一個九品道士,見到齊玄素這般模樣已經是見怪不怪,介紹道:“那是天機輪,道兄方才能坐吊籃上來,便是因為此物之故,山中共有九座天罡輪,維持了整個太平山的運行。”

  齊玄素對於“運行”二字,有些不甚其解,單純是“運行”二字,他當然知道什麼意思,正所謂“日月運行,一寒一暑”,說白了就是週而復始地運轉,可山是死物,又不能像日月星辰那樣運動,如何運行?

  只是他不願露怯,沒有深問,繼續前行。

  過了牌坊之後,是一條筆直的石板大路,然後又是一條極長極長的臺階。

  近到跟前,齊玄素才猛然發現,這些不知以何種材質製成的臺階竟然是會動的,而且從中一分為二,左邊向上移動,右邊向下移動,只要站在臺階上面,不必邁步,便會隨著腳下的臺階向上向下。而從臺階下方則傳來清晰的“咔咔咔”聲響。齊玄素仔細望去,透過臺階之間的縫隙,可見一個一個大小齒輪轉動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