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變(第3頁)

  “這是我齊家女兒的作風。

  “只是……為何不跟莪們說呢?

  “若是早知道,你娘就在東荒,若是早就知道這些事情……

  “舉我齊家之力,入駐東荒,也絕不叫她受半點委屈。”

  “……當時時局複雜,兇險莫測。

  “孃親應當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舅舅您莫要見怪……”

  魏紫衣低聲開口。

  “我不是怪她……”

  齊聖道搖了搖頭:“我只是心疼她……哎,不提此事,既然你們身在齊家,為何又要來此?”

  “此行是為了送一趟鏢。”

  這話自然輪到蘇陌接口,他伸手指了指蓬船船尾的棺材。

  “毒尊……”

  齊聖道出了口氣:“此人也算是了得,昔年黑島之上有一戰,不過,我未曾參與,甚至連齊家也未曾動用一兵一卒。

  “卻沒想到,他一個人倒是讓南海盟和龍王殿都吃了大虧。

  “你們是要送還他的屍首嗎?

  “可用我來幫忙?”

  “這倒不用……”

  蘇陌搖了搖頭:“而且,聽前輩方才有言,齊家遭逢大難,而前輩今夜冒險刺殺莫寒,諸多事務之間,恐怕也無暇他顧吧?”

  “……”

  齊聖道看了蘇陌一眼,輕輕的嘆了口氣,轉而看向了魏紫衣:

  “孩子,你們儘管去忙你們的事情就是。

  “忙完之後,去見見你外公和小舅。

  “然後……然後就走吧。

  “齊家捲入滔天禍端,你與他們相認之後,切莫將此事外傳,否則的話,有可能將你也捲入這其中。”

  “……只是為了一件燃木甲?”

  蘇陌眉頭微微一揚。

  齊聖道豁然看向蘇陌:

  “你也知道?”

  “這事本不算是什麼秘密。”

  蘇陌輕聲說道:

  “昊日金刀損壞,南海盟想要取齊家燃木甲已補全昊日金刀。

  “這讓齊家陷入了兩難之境。”

  “兩難?”

  齊聖道輕輕搖頭:

  “不是兩難……是未曾給我齊家退路。

  “這些年來,齊家雄霸一方,已經為南海盟所忌。

  “此番他們是想要滅我齊家!”

  蘇陌眉頭微微皺起:

  “這……恐怕不足以做到吧?

  “這些年來,齊家固然是受南海盟不少好處。

  “可是南海盟也得齊家鼎力相助。

  “哪怕是到了最後,齊家自承不敵,交出燃木甲,南海盟又有什麼理由對齊家趕盡殺絕……”

  他說到這裡,忽然臉色大變:

  “除非……”

  “齊家已無燃木甲。”

  齊聖道輕聲開口。

  然而這話落入蘇陌的耳朵裡,卻不吝於一聲炸雷:

  “你說什麼?”

  齊聖道嘆了口氣:

  “你方才說,這事不算秘密。

  “確實如此……因為南海盟本就不想將這事當成秘密。

  “否則的話,他們哪裡有理由大動干戈?

  “只不過,世人所知道的,不過是南海盟想要讓他們知道的。

  “他們不知道的是,昊日金刀從未有絲毫折損。

  “燃木甲,卻在十年前,便為人所盜,早就不知所蹤。”

  “所以……南海盟已經知道齊家丟失燃木甲?”

  蘇陌眉頭一揚。

  “自然知道。”

  齊聖道點了點頭:“南海盟於齊家安插眼線,也不是一時一日了。”

  “原來如此……”

  蘇陌眉頭緊鎖:

  “齊家無甲可給,但這話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只會被人當做推托之詞。

  “南海盟好生祈求,仍舊無果。

  “那便會有話說,齊家不顧多年南海盟扶持之恩,任憑南海盟根基損毀,卻置之不理。

  “至此決裂,誰也說不出話來。

  “其後縱然衝突大起,也非事出無因……

  “畢竟,若不得燃木甲,昊日金刀一損,龍王殿和歸墟島必然會趁虛而入。

  “此等存亡之際,縱然不念往日情分,也在情理之中。

  “哪怕殺盡齊家之人,只要能夠奪取燃木甲,南海盟也得‘不得已而為之’?

  “好一個一箭雙鵰之計。”

  “一箭雙鵰?”

  魏紫衣下意識的一愣,便是恍然大悟。

  “南海盟於外的藉口是昊日金刀受損,若是龍王殿和歸墟島相信了這話。

  “真有衝突起來,必然要吃大虧。

  “到時候,只要說是千鈞一髮之際,從齊家奪得了燃木甲,重塑昊日金刀,方才有此一招。

  “哪怕當中縱然是有些漏洞,卻也不會真的有人戳其短處。”

  “正是如此。”

  蘇陌微微點頭。

  齊聖道則是詫異的看著這兩個人。

  三言兩語之間,所議皆為要害。

  不禁感慨一聲,後生可畏。

  卻又聽得魏紫衣說道:

  “蘇老魔,這可如何是好?”

  蘇陌卻是摸了摸下巴,看向了齊聖道:

  “齊家如今除了安插了卓青和寧子恆之外,於南海盟中,可還有暗線?”

  “……”

  齊聖道一時無語:“卓青便也罷了,寧子恆你又是如何肯定?”

  “……這有何難?”

  蘇陌眉頭一揚:“當時他見你只當沒見,縱然是看到了毒尊,也只當沒看到。

  “這兩者無論說出哪一個,都是天大功勞。

  “他偏生一語不發,自然是立場不許……

  “而船上他跟卓青拼鬥一場,無非是做戲給人看。

  “一方面,彼此結仇,誰也想不到他們竟然是出自於同一方。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藉此洗清卓青於此之間的嫌疑。

  “若無此舉,卓青恐怕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