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524【誆騙移民】(第2頁)

  “若真能打下來,也可告慰無數將士在天之靈。”吳璘嘆息。

  宋軍口中的震武城,西夏口中的古骨龍城,那地方流過了太多血。

  通往河西走廊的路線不止一條,和南軍司那邊,只是距離最短且最好走的,從震武城這裡同樣可以過去。

  朱銘能想到威脅河西走廊,大宋那麼多名臣名將,就全是傻子想不明白嗎?

  當然不是。

  但和南軍司城太難打了,大宋只能退而求其次,試圖打通震武城這條路線。

  大宋打下來,屠城,駐軍。

  西夏打下來,屠城,駐軍。

  屠來屠去,城池周邊人煙稀少,農業生產被徹底破壞。無論是誰佔據此城,軍糧全都得靠運輸,只不過西夏那邊的糧道更短。

  兄弟倆一陣閒聊,吳璘突然說:“新來的那什麼河湟總督,是不是就跟經略使一樣?”

  “應該差不離。”吳玠也不太清楚。

  吳璘說道:“總算來了個明白人,曉得經略這裡不能靠打仗,須得種地把糧食搞多些。”

  吳玠笑道:“明白人很多,不是以前的文官糊塗,而是朝廷那幫君臣糊塗。現在換了皇帝,自然會派明白人過來經略河湟。”

  “也對,這皇帝早該換了。”吳璘忍不住吐槽。

  朱國祥任命的第一任河湟總督是李彌大,此君投降張鏜之後,在一片混亂的山東,把濮州民政搞得有聲有色。非但不用朝廷救濟,還能給朝廷輸送糧食!

  於是李彌大就從區區知州,直接提拔為河湟總督,統管蘭州、西寧、湟州、積石軍、廓州、河州、熙州。

  想要攻略河西走廊,不可能全指望關中運糧過去,必須在邊疆解決一部分糧草問題。

  而河湟谷地就屬於重中之重,這裡是極適合農業生產的,宋徽宗登基之初就搞得不錯,為童貫征討西夏提供了大量軍糧。

  但最近十多年,情況急轉直下。

  文官武將全是王八蛋,民政搞得一塌糊塗。朝廷強制移民過來的士兵和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亡。本地的漢人和少數民族,當然也躲不掉瘋狂剝削,納稅人口數量直線下滑,糧食產量也是逐年遞減。

  別說攻略河西走廊,以現在的農業情況,連河湟駐軍都供養不起!

  朱氏父子派李彌大過來做總督,說白了就是讓他恢復民生。

  李彌大上個月抵達蘭州,下達的第一道政令,便是轄內各州賦稅減半,並且廢除了一大半苛捐雜稅。

  又鼓勵百姓墾荒,只須連續耕種三年,就能到官府領取田契。

  不怕大戶趁機圈佔土地,因為拋荒情況太嚴重了,而且農業人口也太少,大戶即便圈佔土地也招不到足夠佃農。/

  更何況,這裡沒啥真正意義上的大戶。

  大規模開荒還得官府來組織,並且編為保甲共同進退,隨時防備山裡的少數民族出來劫掠。

  那些少數民族的祖先,幾百年前很多都是漢人!

  等開荒漢民站穩腳跟,李彌大就會懷柔少數民族,引導他們出山耕種編戶齊民。

  這一切政策的前提,卻是狠狠打兩場仗,而且要贏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