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四章 啟猥瑣發育,開中興之局10


                 這種變種鋒矢陣,與四百五十年後,李唐府兵縱橫西域時所使用的戰術高度相似。

  前軍以長兵器摧枯拉朽、阻攔敵軍;

  中軍掩護側翼及保護後軍的弓箭手,並視前軍作戰情況,或選擇支援前軍、或選擇阻攔敵軍突入己方陣中;

  後軍的弓箭手拋射(即仰射)敵軍,將敵軍割裂開來。

  李唐府兵如此配合,相當於將敵軍割裂開來、形成局部兵力優勢,再借此戰術逐漸擊潰敵軍。

  自李唐開國之初,直至李隆基開元年間,武德充沛的李唐,便是藉此戰術縱橫西域、叱吒風雲的。

  在唐高宗李治的巔峰時期,此戰術被李治麾下一眾璀璨奪目的名將們運用到極致,這才有了盛極一時、疆域囊括半個亞洲的超級帝國。

  李治一朝,東至日本、三韓,西至烏茲別克斯坦,北至北海(貝加爾湖),南至越南,都是李唐的王土。

  而這多達上千萬平方公里、廣袤無垠的帝國版圖,便是被這種戰術硬生生打下來的。

  而如今,經過趙旻進行武器裝備改革、徐庶實操以及惇哥改良之後,這種在李唐大放異彩的戰術,提前四百三十多年問世。

  所以,可想而知…

  這種變種鋒矢陣,將在漢末煥發出何等的光輝。

  至少,從目前惇哥對陣袁軍的效果來看…

  用摧枯拉朽來形容,絲毫不顯誇張。

  於是,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倒了血黴。

  拋開本就智謀不足、莽起來更是把腦子丟到一旁的淵哥不談,誠如仁哥、惇哥所料,更在苟哥謀劃之中的是:

  袁紹所謂的遣淳于瓊向趙旻討詔,只不過是麻痺趙旻的煙霧彈而已!

  自始至終,自知壽元已無多少的袁紹,根本未曾考慮過與朝廷,也就是衛府和談!

  袁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已然超出深諳人性的賈詡預料之外,卻並未出乎趙旻的想象範圍。

  因為…

  就連趙旻這個局外人都知道,袁紹只要一死,河北內部必然大亂。

  那麼…

  袁紹又怎麼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此誠所謂:知子莫若父也。

  以是故,袁紹絞盡腦汁,想出如此妙計:

  其人先暗中調遣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集結各自部曲,再與淳于瓊商議所謂“討詔”之事。

  在釋放出這個煙霧彈之後,袁紹不待趙旻方面做出應對,便已經派遣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趕赴黎陽城…

  袁紹的想法,拋開看不透更深一層的仁哥不談,誠如苟哥、惇哥二人所料,正是要再次發動一次“官渡之戰”!

  但是!

  袁紹錯估了兩點!

  這兩點,恰恰是最致命的兩點,也就是惇哥所分析的那兩點:

  一是袁軍的戰力下滑嚴重:

  必須注意,參加前一次官渡之戰的河北袁軍精兵,或已被曹操殲滅,或已被趙旻收編為衛府精兵。

  如今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所率領的部曲,不是官渡之戰後新徵募的兵卒,便是因屯田而未參與官渡之戰的兵卒。

  這兩種兵卒有一個普遍特徵:

  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火的考驗及洗禮!

  被張郃嚴加訓練的兵卒還好,至少他們軍紀嚴明、訓練有素,那些沒有被張郃訓練過的屯田兵卒…

  呵呵呵呵呵呵!

  而巧合的是,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所率領的部曲,恰恰就是這種屯田兵卒。

  綜上所述,這場短兵相接勇者勝的戰鬥,結果便不難預料。

  短短兩刻鐘不到,在惇哥那已近乎於道的入微指揮之下,這場巷戰很快便進入尾聲…

  結果當然是袁軍潰敗,惇哥率軍徑直殺向黎陽北城軍營。

  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確確實實倒了血黴。

  惇哥先遣出兩部兩千餘部曲,將軍營的轅門全部封堵;隨即,其人率剩餘部曲徑直殺向軍營中的中軍帳…

  結果不難想象。

  這套變種的鋒矢陣,被惇哥、其人部曲運用得愈發爐火純青。因此,遇到惇哥的袁軍,難逃其被割裂、全殲的宿命。

  如是般,好容易被韓定、蔣奇、何茂、趙叡、韓莒子、呂威璜六將收攏並聚齊的潰兵,就此被惇哥殺了個七七八八…

  這六將在情急之下,犯下了致命錯誤:

  軍心已喪的兵卒,即便聚齊也毫無戰鬥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