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八章 喚群臣議政,召各地強兵終


                 自彼時起,趙旻便任臧霸為都督徐、青、兗三州軍事之職,簡稱都督。

  臧霸和陳登的分工為:

  臧霸鎮守徐、青、兗三州邊界,也就是鎮守徐州北;

  而下邳國人、廣陵太守陳登,則長期駐紮徐州廣陵郡,鎮守徐州南部的廣陵郡、下邳國及彭城國三郡國。

  以是故,趙旻在靈機一動、拿出公孫度之死做為擋箭牌之下,便想到了趁公孫度死時,佔據青州東萊郡。

  其實,趙旻深受關羽的戰術啟發,對此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曾長期做為陳登助手、此次隨趙旻一同返回許都的徐州人陳矯,聞言起身行禮。

  “主公此策甚為高明!矯以為甚善!如此一來,某等亦可藉此試探袁紹三子之反應。”

  趙旻頷首。

  “季弼之言甚合我心!季弼且安坐,諸君以為如何?”

  劉曄起身作揖。

  “主公之意為…某等避開白馬、延津一線,另擇青州與袁氏開戰?只是…”

  荀攸起身補充道。

  “只是…主公,袁氏在青州部署兵力幾何?是否善戰?若某等驟奪東萊、圖謀北海國之時,袁氏若於短期召集大量兵力,青州會否轉入拉鋸戰?

  綜上,愚以為,此事不宜過早定論,應先召回宣高仔細商議之後方可定奪。不知主公以為如何?”

  荀攸一如既往地穩如老狗。

  荀攸、劉曄二人配合得愈發相得益彰,此二人聯手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其威力、深度,絕對在諸葛亮為劉備苦思出的策略之上。

  是以,程昱、董昭、諸葛瑾及周瑜等智者無不頷首稱善。

  董昭作揖道:“主公,昭已連夜遣斥候召還各地駐軍,愚以為,待諸君齊至,某等再仔細商議袁本初、公孫升濟將來引發之動盪亦不為晚也。”

  趙旻頷首。

  “便如此!”

  其人略作思忖後,見黃忠、文聘二人不在場,便索性大大方方道。

  “諸君,而今西域都護府已重設、且西域諸國皆已臣服於我皇漢,更兼涼州豐收、政通人和,故衛府而今已無西北之憂,諸君以為,將來兩三年,我等應如何穩步發展?”

  趙旻此言一出,衛府眾人皆陷入沉思之中;

  而太史慈、周瑜二人則震驚到無以復加。

  周瑜忍不住向趙旻作揖道。

  “主公今歲遠征,竟有如此成果?”

  趙旻微微頷首。

  “非止如此,公瑾兄長,益州而今業已步入正軌、士民人心皆已定矣!”

  周瑜這才知道,趙旻竟然隱藏得如此之深、而且如此隱蔽。

  這簡直是一定的,誰讓趙旻是個苟哥加老銀幣呢!

  周瑜突然覺得,自己完全看不懂趙旻。

  於是其人再次向趙旻行禮。

  “主公,既如此,衛府何不趁袁本初病重,於來年一舉掃平河北?”

  誠然。

  西域已定,涼州、益州又穩步發展,趙旻在完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之下,為何不盡出大軍、一舉掃平河北?

  苟哥的世界,我等正常人委實看不懂。

  面對周瑜的提問,趙旻卻啞然失笑。

  “公瑾兄長此言差矣!河北乃我皇漢光武帝龍興之地,其地富庶,兼且士族豪強部曲眾多。

  我等若貿然攻之,必將陷於膠著境地,如此豈非予劉玄德趁火打劫之良機?此智者所不為也!”

  趙旻考慮得果然比周瑜要深遠。

  他始終在防備天下三分。

  如今的趙旻,當然已具備兩線作戰的實力和資本。

  但是!

  趙旻如今一旦對袁紹發起總攻,劉備一定會趁機奪取其人垂涎已久的荊州!

  趙旻怎麼可能放棄即將到手的荊州?

  更何況,如非萬不得已,趙旻決不願與劉備為敵。

  劉、關、張三人合力,外加諸葛亮的智力…

  這絕對不是鬧著玩的!

  早在沒有諸葛亮之時,劉關張三人在面對袁紹、袁術、呂布、曹操這些強敵之時,猶可始終屹立不倒。

  遑論而今,劉備已得諸葛亮鼎力相助乎?

  綜上所述,苟哥有必須要苟下去的理由。

  兩個字:大耳賊!

  歷史上曹操已經足夠重視大耳朵劉備,可結果呢?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