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喚群臣議政,召各地強兵1…


                 趙旻驟然驚醒。

  苟哥看了看天色,心中暗道不妙。

  十月初,天已亮得較晚,而此時天已矇矇亮,說明此刻已近辰時(早七點)…

  天知道隔壁的伏完,是否仍在暗中監視自己。

  一念及此,苟哥仔仔細細地為步練師母女掖好被角後,利利索索地穿上衣物,鬼鬼祟祟地溜到前院。

  臨出門之前,這個苟哥猶然故意道。

  “步兄請留步,旻告辭!稍後旻必至衛府,與諸君仔細商議此事!”

  苟哥心念電轉:

  如果伏完套老子話,老子便說…

  嘖嘖嘖…老子要說什麼好呢?

  袁紹藥丸這事兒,昨日分明已經商議完畢!

  苟哥靈機一動:

  對!

  老子就說,公孫度後年便藥丸!

  對!就這麼辦!

  老子只需要再苟兩年…不,三年,到建安十一年(四年後的西曆206年),老子便定河北、徵烏桓!

  於是乎,苟哥喚來已經在步府門外恭候自己多時的趙賁,以及同樣留宿步府的那隊親衛,志得意滿、春風得意地把…

  苟哥當然不可能歸家,而是把衛府還。

  此時,紅日噴薄而出,為大地帶來蓬勃生機、無盡希望。

  冥冥之中,彷彿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擺弄著這個已初現一統曙光的天下。

  在這隻看不見的手掌控之下,連續征戰多年的一眾大諸侯,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暫時偃旗息鼓、積蓄實力。

  可以預見,未來兩三年內,各地將以局部小型戰事、甚至是相安無事為主。

  天下已不大可能再有如前年的官渡之戰、去年的江南之亂、今年的天下動盪那般規模的大型戰爭。

  趙旻趕到衛府不久,一眾臣屬便陸續到齊。

  為避免伏完生疑,苟哥索性化被動為主動。

  “諸君,昨夜子山遣心腹寄來南和公之書信。南和公在信中稱,公孫升濟極可能將在後年殞命。”

  趙旻此言一出,引起的轟動程度,絲毫不亞於昨日趙旻公佈袁紹將死之時所引發的震盪。

  張郃失聲驚呼。

  “主公!若如此,則烏桓、鮮卑恐將作亂,河北將永無寧日也!”

  董昭蹙眉作揖。

  “主公,公孫升濟雖殘暴不仁,然則…遼東有其人坐鎮,烏桓、鮮卑、扶余等胡人皆不敢輕舉妄動,公孫升濟若病故…

  因袁紹亦病逝之故,遼東、遼西、右北平乃至河北,胡人必將生亂!”

  趙旻暗暗觀察伏完的動作…

  只見其人眼眸一轉,有些疑惑地問河北河間國(後世滄州西南、衡水西北,毗鄰冀州勃海郡,即後世大半個滄州及衡水北部)人張郃。

  “儁乂,公孫升濟不過割據遼東一匹夫耳!其人竟有保境安民之能?”

  趙旻心中得意洋洋。

  他果然成功地瞞天過海。

  張郃向伏完行禮。

  “伏公有所不知,烏桓祖地位於右北平郡赤山,其族散居於幽州右北平、遼東及遼西三郡;

  甚至漁陽郡(後世半個首都、漢末未被渤海吃掉的半個天津、半個承德地區及內蒙赤峰地區南部)亦有少量烏桓人內遷。

  至於扶余,則集中於遼東之地,其族人多勢眾,實力不亞於烏桓。

  公孫升濟在遼東、遼西曾多次征伐烏桓、扶余,並將此二族胡人打散編戶,其人若尚在,則烏桓、扶余皆不敢作亂;

  其人若亡…其二子公孫康、公孫恭皆不如其人遠甚,兼且袁本初亦病故,故某恐烏桓、扶余將作亂幽州。”

  言罷,張郃復又行禮。

  不待伏完開口,太史慈復又插口道。

  “伏公有所不知,早在孔北海任北海相之時,公孫升濟便已借孔北海之力佔據青州東萊郡(後世煙臺、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