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喚群臣議政,召各地強兵2


                 趙旻很欣慰。

  因為這幾個孩子,將來都必將成為他親兒子劉嗣的左膀右臂。

  一念及此,趙旻心中一動。

  曹彰、曹植二人自不必多提,他倆將來一定會盡心盡力輔佐太子劉嗣。

  而南陽人鄧艾此時不過六七歲,而且這孩子早慧,再加上史上著名神童曹衝,以及另外一名神童、劉先的外甥零陵人周不疑…

  慈父趙旻,已經在暗中開始為自己親兒子劉嗣組建班底…

  儘管劉嗣剛剛開始學走路。

  既然已知香妹子母子平安,趙旻便不再擔心此事。

  於是趙旻向太史慈、周瑜二人抱拳道。

  “二位兄長且隨旻去見家母。”

  在秦漢時期,“升堂拜母”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

  孫策在世之時,江東享有此殊榮者,惟有呂範、太史慈和周瑜三人;

  至於衛府…以趙大娘那極會來事兒的商賈性格,此事反而變得較為普遍。

  是以趙旻並不將此當回事兒。

  然而對於太史慈、周瑜二人來說,這是極具儀式感之事。

  二人鄭重其事地整了整衣冠後,方才拉著孫紹的小手兒、隨趙旻一同進了趙府正堂。

  趙大娘早已在此等待趙旻多時。

  見太史慈、周瑜二人跟隨趙旻而來,趙大娘果斷忽略了親兒子…

  太史慈、周瑜二人來許都次數不算少,因此趙大娘認識這兩名奇才。

  太史慈、周瑜二人鄭重其事地向趙大娘深深一揖。

  “某等拜見趙老夫人!”

  趙大娘笑吟吟地站起身。

  “子義、公瑾,今後都是一家人,你二人不必多禮。老身為你二人及你等宗親在許都、陳留城各備下小院,還望你二人勿要嫌棄。只是…

  子義、公瑾,不知你二人之家眷何時至許都?宗親何時遷至陳留城?江東今後必不太平,你二人萬不可輕忽視之。”

  太史慈、周瑜二人皆知趙大娘純是一片好意,是以儘管二人不甚樂意將宗親遷至陳留城,卻還是向趙大娘表達了謝意。

  “多謝趙老夫人掛懷,某等預備待來年開春之後,再將宗親遷至陳留縣。”

  趙大娘也不勉強二人。

  “子義、公瑾,既如此,你二人暫且在許都安住,老身已為你二人備齊一應所需,若有甚短缺,你二人儘管開口便是。”

  太史慈、周瑜二人心中一暖。

  孫策故去之後,吳老夫人心情始終悲痛、不理世事,孫權又猜忌他們二人,因此他們二人已頗有一段時間,未曾感受到如此溫暖。

  於是二人發自肺腑地向趙大娘表示感激之情。

  趙大娘笑著擺擺手,表示二人不必如此在意此等瑣事。

  這時,趙大娘才想起自己親兒子來。

  “阿旻,你可曾進宮覲見天子?”

  趙大娘說的,其實是皇后伏壽。

  趙旻恭恭敬敬行禮道。

  “回大人,孩兒已見過天子(皇后),天子(皇后)一切安好。”

  趙大娘很滿意。

  “阿旻,阿香既已誕子,這幾日你暫且在家,勿要遠離許都!”

  思念趙旻者,又豈止其人一眾嬌妻美妾?

  趙旻心知肚明是老孃捨不得自己再次離去,於是恭恭敬敬應是。

  眼看已將談罷正事,趙旻便打算先安置妥當太史慈、周瑜二人,再去看一看自己最心愛的小老婆以及剛出生的兒子…

  然而…

  趙大娘在猶豫再三後,終是沒忍住。

  “阿旻,你自成都城臨行之前,南和先生可曾有過囑託?”

  南和先生便是預言帝張裕、張南和。

  趙旻笑著向老孃行禮。

  “大人,孩兒與阿瑾成親之時,南和公一再催促孩兒儘快趕赴江東,故此孩兒方才及時察覺劉備奸謀,南和公當真乃天下高士也!”

  趙旻此言一出,太史慈、周瑜二人皆一怔。

  趙大娘卻頹然揮了揮袍袖、並深深嘆了口氣。

  “阿旻,有一樁大事,南和先生並未告知於你…以老身觀之,此應為南和先生深恐你為此分心之故也。”

  這次換成趙旻一怔。

  “大人,竟有此事?難怪…”

  趙大娘打斷了趙旻的話。

  “南和先生曾送阿瑾一錦囊,其中有蜀錦字條。阿旻,除此之外,南和先生並無其他言語提示?”

  趙旻至此恍然大悟。

  趙旻被趙大娘打斷的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