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五章 伏皇后怨憤,孫尚香臨盆9


                 “阿旻,此事一言為定?”

  趙旻對此並不在意,於是其人頷首。

  “大人,一言為定。”

  反正距天下一統還早得很,趙旻先把這老頭兒哄開心再說。

  趙震果然很欣慰。

  就在此時,趙虎飛奔而來。

  “伯父、少君,宴席已準備妥當,族中耆老已至,陳留耆老正陸續趕來。”

  趙震、趙旻這對族父子同時頷首。

  趙震看向大侄子。

  “阿旻,你我同去接待陳留耆老如何?”

  趙震雖然專注於武道,卻並非不諳世事、一心習武的武痴。

  這一點,從趙震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兼且其人對天下蒼生心懷憐憫便可看出。

  何況趙旻有理由相信,趙雲的武藝及韜略,大概率得自趙震親傳。

  這二者之間,相似之處簡直不要太多。

  二者最大的區別,或許只在於趙震無心踏足亂世、以保護族人為第一要務;

  而趙雲則是寄希望於託身明主,以求兼濟天下。

  細究起來,二者之間其實並無高下之分,皆同樣值得敬佩。

  默默感慨一番之後,趙旻便跟隨趙震來到陳留城趙府前院的宴會廳中。

  此時此地,耿紀、張琨、嚴畯、龔都、劉闢等趙旻的陳留班底,皆已到齊。

  雖然陳留這套班底的綜合素質,比趙旻許都班底低了一個檔次不止,但這套班底勝在忠誠度高。

  東郡(濮陽、聊城西部)、陳留國(開封、商丘南部)、沛國(亳州、淮北)、九江郡(淮南西部、滁州、合肥)恰好構成一條中軸線,這是苟哥給自己預備好的後路。

  未謀勝先謀敗、先為自己留好退路再放手一搏,這就是苟哥猥瑣的生存哲學。

  綜上所述,陳留國對趙旻而言至為關鍵,趙旻對陳留的經營,精細化程度猶在許都之上。

  無論是各項新政的實施力度及成果,趙家與陳留各望族合力經營的陳留城諸多工坊,還是三學制的普及情況,在當今天下,陳留皆與許都屬同一梯隊。

  注意:陳留只是省會,許都卻是帝都。

  對於趙旻而言,陳留郡相當於位面之子劉秀的冀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趙旻和陳留士族們,互相成就了彼此。

  得益於此,陳留城一眾士族耆老們,對趙旻極為擁戴。

  以是故,這場晚宴的氣氛便顯得格外融洽。

  當然了,以苟哥之猥瑣,其人始終堅稱:

  西域今歲尚未安定,來年衛府仍需繼續遠征。

  儘管如此,陳留眾士族耆老們仍頗為滿意。

  因為趙旻已做出承諾:

  來年開春之後,陳留商賈可隨意趕赴西域,趙旻保證商路將暢通無阻。

  趙旻心中其實還有個大膽的想法:

  待收回荊州之後,趙旻將組建並訓練水師(徵用、訓練蔡瑁的戰艦及水軍部曲)。

  甚至,將來趙旻收回江東,便將收回華夏神州的兩座寶島,並開展大漢與南洋諸國之間的外貿。

  其後趙旻將逐漸擴大海路航線,歷經數代人、二百年的努力,最終將航線的終點定到條支國(即後世阿拉伯半島)及紅海。

  惟其如此,通過轉嫁國內危機、消化國內產能的方式,大漢的國祚才有可能延長到超過三百年。

  注意:此事只是有可能。蓋因封建王朝,乃至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末期,腐朽是其必然趨勢,此趨勢無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言歸正傳,趙旻如今所能保證的,惟有西域商路暢通無阻而已,但陳留耆老對此已經心滿意足。

  平心而論,對於如今百廢待興的大漢而言,僅靠內需消費實則便足以使各地互通有無,趙旻能將絲綢之路打通,這已屬於意外之喜。

  遑論如今西域實際上已風平浪靜、正迫切希望與大漢貿易暢通呢!

  這時,一名花甲老人起身作揖。

  “衛將軍,老夫有一事不明,還望衛將軍為老夫解惑。”

  “丈人(秦漢時期對老年人的敬稱,並非僅指岳父)但說無妨。”

  “衛將軍,老夫始終不明,三學制與察舉制有何分別?”

  趙旻心道:問得好!老子正準備詳細解釋三學制!

  “丈人應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這個概念在秦漢從未出現過,所以趙旻此言一出,便引得叫好一片。

  “衛將軍高屋建瓴!此言極是!”

  “衛將軍高瞻遠矚,此誠未雨綢繆之言!”

  “衛將軍,請繼續講!”

  趙旻含笑抱拳後,繼續朗聲道。

  “以是故,旻以為黨錮之禍,非起於宦官專權,實則為士人過少、難成燎原之勢也!”

  實話實說,當年抗議第二次黨錮之禍的士人,數量並不算少,至少也有上萬人之眾。

  但趙旻說得也沒錯。

  如果抗議黨錮之禍的士人有十萬人,初登大寶、尚未成為後來那個罪大惡極之無道昏君的漢靈帝,是否會果斷殺掉十常侍以平民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