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襄陽收虎臣,益州定乾坤1…


                 楊彪老眼中精芒一閃,沉聲道。

  “劉玄德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故老夫以為,天子應責令劉玄德即刻返還桂陽郡履職,並收回其人左將軍一職!”

  漢末的前後左右四方將軍,是有開府權的。

  因此楊彪的意思實際是:收回劉備的開府權,藉此試探劉備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無論劉備借張飛的後將軍之職繼續開府,還是大封偽職,都說明劉備確實心懷不軌。

  荀彧卻對此不以為然。

  “太傅,愚以為不甚妥也。某等僅責令劉玄德即刻返還桂陽郡即可,不宜對其人過於逼迫。

  太傅當知,有野心之徒層出不窮,便連大漢宗室亦難以倖免,某等又何必再做試探?”

  荀彧這番話說得極為在理。

  牧守一方的大漢宗室,包括幽州牧劉虞、兗州牧劉岱在內,無一例外,皆顯露出野心。

  楊彪嘆了口氣,緩緩搖頭。

  “老夫本以為,劉玄德或有異於其餘大漢宗室。”

  荀彧也嘆了口氣。

  “太傅,值此亂世,始終堅定不移擁護漢室、欲還天下以一統者,除太子太傅外,尚有何人?

  是故,太傅,某等應盡力助太子太傅早日定四夷為上,而不應再惹事端。

  愚以為,詔令僅催促劉玄德返還桂陽郡、孫仲謀讓會稽於劉玄德即可…

  公仁兄,西域而今當真未定?”

  董昭這個腹黑男面不改色心不跳,睜著眼睛說瞎話。

  “文若,誠然如此,是故來年某主仍需遠征西域。”

  荀彧再次嘆了口氣。

  “西域終究離漢日久矣!也罷!某等今歲盡力為太子太傅定天下諸侯,確保來年太子太傅可順利出征!”

  說著,荀彧緩緩起身,向眾人作揖道。

  “此事就此定論,諸君可還有異議?”

  楊彪撫須思忖片刻後,緩緩搖頭。

  “文若,便依你之意!待從文回京,老夫再與其人細細商議何以定天下諸侯。”

  言罷,老頭兒也緩緩起身,再次看向董昭。

  “公仁,縱使袁本初、劉玄德一北一南禍亂天下,而今天下一統之勢亦不可阻擋焉!

  故無論如何,老夫必竭盡所能助從文定天下,此番老夫即便豁出老臉,亦勢必勸袁本初與從文停戰、令劉玄德與孫仲謀速速止息兵戈!”

  楊彪這個老狐狸,難得願使出全力助趙旻…

  這蔫壞兒的糟老頭兒雖與趙旻屬於同一陣營,卻始終在暗暗觀察趙旻的一言一行。

  老頭兒深恐自己幫出一個野心勃勃的曹操。

  於是董昭大喜。

  趙旻隱瞞西域都護府重設的目的之一,正是想方設法獲取漢廷重臣的全力支持。

  至於趙旻的其他目的,後文自會提及。

  商定此事後,眾人紛紛離席,會議就此結束。

  可以預見,持續了四個月之久的天下動盪,勢必將在極短時間內漸漸平息。

  甚至可以預期,未來一兩年之內,天下將不可能再有如此波及範圍極廣的動盪。

  趙旻終於有了難得的猥瑣發育機會。

  此刻遠在武陵郡的趙旻,當然不可能知道,董昭當機立斷主持召開的這場會議,究竟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時間匆匆而過,趙旻同樣匆匆趕路。

  四日後,趙旻順利返回了襄陽城。

  路上,趙旻算了算日子…

  而今已是七月廿九,眼瞅著就到了自己與張裕約定的婚期。

  不得已之下,趙旻甫一返回襄陽城,便與蔡瑁、蒯越等士人商議好,由董和、趙虎跟隨一眾荊州士人的商隊沿沔水至漢中南鄭城,再由南鄭城北上抵達大散關。

  其後,荊州士人們可自行決定,是在大散關貨殖,亦或繼續向西趕至二關貨殖。

  荊州工坊所產之貨,與涼州、中原工坊之產出當然又有不同,所以,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即便是在大散關進行貨殖,荊州士人也一定可以大賺特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