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 襄陽收虎臣,益州定乾坤4


                 “諸君,我欲於明日趕赴襄陽城,故今日我等須商議一番,大散關近幾日之日程安排。”

  曹純一怔,向趙旻抱拳。

  “主公,襄陽城莫非有變?”

  趙旻一看到曹純,便想起昨夜夢中其人的從兄曹操…以及曹操那句忠告。

  “子和,我恐劉玄德或有意吞併荊州!”

  曹純悚然一驚。

  “主公,劉玄德兵微將寡、糧草輜重又不足,如何吞併荊州?”

  趙旻嘆道。

  “子和,設若劉鎮南效仿昔年陶恭祖故事,我等又當如何?子和應知,若我等再行逼迫劉鎮南,劉鎮南雖身體康健,卻亦難免壯士斷腕焉!”

  對此事,曹純再清楚不過。因為彼時的曹純,正是參與曹操攻伐徐州之戰的猛將之一。

  不同於《三國演義》之記載,陶謙並非一名溫潤君子,而是一個兼資文武的老匹夫。

  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陶謙)害,(徐州)由是漸亂。下邳闕宣自稱天子,謙初與(闕宣)合從寇鈔,後(陶謙)遂殺宣,並其眾。

  摘自《三國志魏書卷二》

  啊這…

  大意為:

  陶謙在徐州濫殺無辜,貶斥忠良(趙煜),寵信小人(曹宏),還襲擊孫策,最終竟發展到與僭主闕宣同流合汙的地步。

  闕宣在下邳稱帝,而下邳是陶謙的刺史治,完全可說是陶謙一手扶植的黑惡勢力。

  陶謙先與闕宣一起做賊,後殺害闕宣,兼併其部眾。

  嘖嘖嘖,這就是溫潤君子陶謙的真面目。

  陶謙之所以讓徐州,主要原因固然是因為其人病重,但主要是因為,陶謙存了自立門戶、脫離袁術之心。

  (袁術)將其餘眾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之,又兼稱徐州伯。

  摘自《後漢書之袁術傳》

  袁術佔據淮南後,自封“揚州牧”兼“徐州伯”。

  徐州是陶謙的轄區,可知袁術的行為,無異於政治挑釁。

  陶謙對此極為反感,驅逐了客居廣陵的孫策家族(見《呂範傳》),又拷打孫策故吏呂範,理由是“呂範是袁術的密探”。

  時太妃(孫堅妻吳夫人)在(廣陵)江都,(孫)策遣(呂)範迎之。徐州牧陶謙謂(呂)範為袁氏覘候(此為動詞,即刺探、偵察情報),諷縣掠考(呂)範。

  摘自《吳書之呂範傳》

  劉備入徐州同年(西曆194年),陶謙死。

  在陳登、糜竺等豪強的擁戴下,劉備成了徐州的新主人。

  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

  今日之荊州局勢,與初平年間的徐州局勢,雖有不同,但大體情況差不多。

  劉表四周強敵環伺,兼且已陸續失南陽、江夏、章陵、長沙、零陵五郡。

  荊州桂陽郡,名義上雖歸劉表,實則已為劉備掌控。

  更何況,劉表在荊州,無異於傀儡。

  在這種情況下,劉表大有可能索性將荊州轉給劉備以避禍自保。

  曹純想通此節後,只覺脊背發寒。

  趙旻苦笑起來。

  “是故,我須儘速趕赴襄陽城,與劉鎮南仔細商議一番以安其心。”

  趙旻已經想通,飯要一口一口吃,荊州也應循序漸進、緩緩圖之。

  趙旻若再給劉表施加壓力,保不齊劉表會在狗急跳牆之下來一個壯士斷腕,將荊州讓給劉幫主,屆時趙旻將追悔莫及。

  但話說回來,若非張裕及時提出建議,趙旻還真想不到這麼多。

  不止趙旻,就連荀攸和龐統也沒想到,劉備在坐鎮會稽郡郡治山陰城、遣諸葛亮並交趾之餘,居然還對荊州有所圖。

  荀攸微笑作揖。

  “主公所言極是,然則,大散關左近,近日又當如何?”

  趙旻心中雖早已有定計,但其人還是看向龐統,笑而不答。

  龐統向趙旻、一眾同僚作揖後,從容道。

  “主公,公達先生,愚以為,大散關迫在眉睫之事有三。”

  言罷,龐統看向自家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