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域諸國賀,東土多方和1…


                 “公達先生、士元,張公在信中稱,益州今已安然無事矣!”

  荀攸、龐統二人含笑作揖。

  “恭喜主公!主公對益州傾注大量心血,方才得此善果也。”

  二人都清楚,這與去年“一代文宗”趙旻公開授課講《文心雕龍》、並與巴蜀士人張裕結親有重大關係。

  若非如此,今年益州勢必將大亂。

  正所謂: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

  大意為:你越慣某些人,某些人越是蹬鼻子上臉。

  在劉璋治下,益州士人便是如此心態。

  蜀中地勢險要封閉,在趙旻入川、攻伐張魯之前,三蜀的威脅主要來自巴中與漢中。

  因為趙旻攻張魯之前,漢中郡與巴西郡,均被張魯控制。

  張魯是劉焉舊將,與劉璋有血仇,因此交惡。

  由於劉璋本人“闇弱”,張魯遂“雄踞巴漢”。

  自中平五年(188)劉焉入蜀之後,便遣張魯入駐漢中,“斷絕道路,殺害漢使”。

  因此益州全境,長期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

  (劉)焉遣(張)魯為督義司馬,住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

  摘自《蜀書之劉焉傳》

  綜上,當趙旻一夜之間攻下南鄭城、生擒張魯之後,蜀地士人對趙旻的心情,是又愛又怕。

  因為雖然張魯被生擒,但與此同時,蜀地與中原的通道,也被趙旻重新打通。

  長期封閉隔絕的蜀地士人,焉能不惶恐?

  隨後,當趙旻、趙韙兩方,在距蜀郡成都城不到五十里的廣漢郡雒城會師之時,蜀郡士人更是驚恐到無以復加…

  儘管趙旻是高舉為大漢天子收復益州之大旗。

  及至趙旻驟然兵臨成都城下,龐德單騎破成都、數萬衛府鐵騎一擁而入後…

  彼時對趙旻毫無瞭解的蜀郡士人們更是心生絕望…

  儘管蜀郡士人們對此猝不及防。

  但與歷史上意圖鳩佔鵲巢的劉備不同。

  趙旻攻入成都城、收復益州之後,先是制訂“蜀人治蜀”之策,一應郡守、佐吏,繼續由巴蜀士人擔任,後趙旻又公開宣講《文心雕龍》、當眾作(搬運來)《蜀都賦》。

  最後,趙旻重返益州之時,更是乾脆與巴蜀名士張裕結親。

  趙旻這套組合拳一出,不但使其人成功收得巴蜀士人之心,且為其人與步騭後來整肅益州律法、肅清益州吏治奠定了群眾基礎。

  同樣是這一套做法,劉備被巴蜀士人罵為:壓制、迫害巴蜀士人;

  而趙旻獲得的評價卻是:重整益州之風氣。

  得益於此,儘管步騭過河拆橋、先後誘殺伏殺趙韙父子,使巴蜀士人盡皆人心惶惶,但最終還是並未引發大亂。

  綜上所述,荀攸、龐統二人對趙旻是真心佩服。

  他們二人卻不知,趙旻實則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也就是吸取了歷史上劉備的經驗教訓。

  趙旻自謙一番後,復又笑道。

  “張公在信中稱,其人觀天象後算出,此時我等可自漢中南鄭城,沿沔水順流而下,經西城、上庸、房陵三縣而抵襄陽,則武陵、零陵二郡之亂可自解。”

  漢中房陵縣,距南郡襄陽縣不過咫尺之遙。

  漢中郡的西城、上庸及房陵三縣,後來被曹操單獨劃分為三郡,這就是歷史上漢末三國的“東三郡”。

  歷史上,建安二十四年(西曆219年),劉備攻漢中之時,孟達曾率領偏師,從秭歸縣北上房陵(東三郡)。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命(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

  摘自《蜀書之劉封傳》

  秭歸與襄陽二縣,此時均屬於荊州南郡。

  諸君至此應知,襄陽、南郡乃至荊州刺史部,在漢末天下究竟有怎樣便利的交通環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