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零四章 西域諸國賀,東土多方和8


                 趙旻準時率換防的原二關三萬駐軍開拔。

  當大軍提起速度之後,趙旻馳至夏侯淵、曹仁二人身畔。

  “妙才、子孝,湟中羌人、月氏人似有暴動,待我等抵達姑臧城,你二人當儘速趕赴金城郡,此戰以鎮壓為主、安撫為輔,你二人可明白?”

  湟中的月氏人,是小月氏人,也就是東漢赫赫有名的湟中義從。

  在西漢漢武帝朝,月氏人被匈奴趕出涼州、甚至趕出西域之時,有一部月氏人不願離去,因此他們遷至湟中一帶與羌人雜居。

  這一部月氏人,後來便成了小月氏人。

  終西漢、東漢兩個王朝,都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涼州、西域的穩定問題,究其根源,還是因為一個字:

  窮!

  無論涼州還是西域,因生存難度大、越冬難度更大,都成了天然的內卷之地。

  甚至於,後世隋唐元明清,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西北邊陲之地的這一問題。

  趙旻當然也不能。

  但趙旻勉強可以做到耕者有其田、牧者有其原,儘可能降低西北邊民的生存難度、越冬難度。

  但前提是:他要先把湟中這些胡人打服、打怕、打聽話。

  惟其如此,趙旻才能順暢地實施新政。

  這就是漢末版的槍桿子裡出政權。

  夏侯淵、曹仁二人早已習慣趙旻的這種套路,是以二人同時抱拳。

  “主公放心,某等皆知,胡人不懷恩義而畏武德,故此戰某等必打服胡人!”

  趙旻很欣慰。

  其實胡人不是不懂感恩,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生存太難。

  如今死心塌地追隨大漢的休屠王蘭渠異支、兩個氐王老雷和老竇,以及南匈奴左部的左賢王,都是現成的例子。

  統一好思想認識後,趙旻復又找到夏侯惇、曹洪這兩個夏侯氏、曹氏家主。

  “元讓、子廉,待我等抵達姑臧城,你二人休整兩日後,須率一萬精兵赴安定、北地二郡體察民情,我予你二人專斷之權,你二人可明白?”

  不言而喻,趙旻是派這兩名足以獨當一面之人,代趙旻巡視涼州新政的實施情況如何。

  夏侯惇、曹洪二人對此心領神會。

  趙旻未來三五年內,不可能再兼顧涼州、西域,而涼州今歲推行的新政策又足以使涼州長治久安…

  故而趙旻想讓他們二人實地調查一番,涼州諸郡對新政策的推行力度、實施情況到底如何。

  為什麼是安定、北地二郡呢?

  因為河西四郡、武威郡、隴西郡及漢陽三郡,都在大軍行進的路途之中。

  二人抱拳領命。

  “主公放心,某二人必仔細查探,如有不作為、甚至貪墨之官吏,某二人定不輕饒!”

  趙旻很欣慰。

  “便如此,元讓、子廉,我等在大散關會合!”

  離開二人後,趙旻又馳至馬超身邊。

  本次遠征西域的過程中,馬超雖在反伏擊之時作戰英勇、率軍反覆鑿穿敵軍,但對烏孫王城外的縱火夜襲,小馬哥明顯感覺不過癮。

  這也無妨,趙旻有的是惡戰。

  趙旻找到馬超,就是給其人送戰功來的。

  “孟起,待我等抵達姑臧城後,你且休整兩日。休整之後,你須率五千精兵儘速趕赴武都郡。

  若彼處有羌人、氐人生亂,便迅速鎮壓,我遣子揚隨你同行,如何?五千精兵是否足夠?”

  小馬哥登時不樂意了。

  你瞧不起誰呢!

  老子有五千具甲重騎兵,還怕個球!

  於是乎,小馬哥將胸脯拍得咚咚響。

  “主公儘管放心,五千精兵足矣!主公且看俺如何定武都胡人!”

  趙旻這簡單粗暴的激將法,對小馬哥果然有奇效。

  趙旻很欣慰,但其人一臉狐疑。

  “孟起,你保證五千精兵便足矣?”

  小馬哥這暴脾氣豈能忍?

  其人咬牙切齒、斬釘截鐵道。

  “主公如不信俺,俺願立軍令狀!”

  趙旻呵呵一笑,揮了揮手。

  “不必,不必!孟起,武都胡人我便交給你!”

  小馬哥傲嬌地仰起頭,抱拳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