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九十二章 浩氣永不朽,激盪十三州6


                 趙旻離開許都之時,是二月初三,而如今已是五月廿三。

  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天下可謂風雲突變、局勢激盪。

  先來看江東方面:

  關羽、張飛二人聯手攻下會稽郡郡治山陰城後十日內,二人令兵卒略做休整、開倉放糧、並與會稽郡郡望大族達成屯田墾荒共識。

  前文多次提及,山越人實則是活不下去,被迫依附當地豪強、甚至是逃亡山野的無辜百姓。

  是以,為一勞永逸解決流民逃亡、戶口流失問題,關、張二人效仿趙旻,派遣兵卒協助山陰縣大族墾荒屯田。

  關、張二人雖無新式農具、肥料,但解決方法並沒有錯。

  以是故,他們二人很快便與山陰縣大族達成一致,並且得到了豪強大族們的支持…

  對於會稽郡豪強們來說,劉備和孫權並無本質上的不同:

  劉備固然是外來入侵者,但發跡於江北淮泗、乃至中原豫州的孫家,與外來入侵者並無不同。

  遑論孫策手段頗為酷烈,而代表劉備的關、張二人,手段則要溫和、合理許多。

  所以…

  豪強大族們支持誰還用說?

  關張二人安撫山陰縣士民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會稽郡餘姚縣,而董襲彼時仍對山陰縣易主茫然無知。

  於是乎,有心算無心下,董襲大敗、倉皇而逃。

  董襲運氣比賀齊好得多,因為餘姚縣(後世寧波)靠海!

  董襲是乘船經海路倉皇而逃。

  其後,關、張二人兵分兩路,關羽向西回師,兵不血刃攻下山陰縣與餘姚縣之間的上虞縣…

  因擔心打草驚蛇,關、張二人繞城而走,並未攻打上虞縣。

  其後,關羽繼續西進,攻下餘暨縣後,一邊安撫餘暨士民,一邊對吳郡的錢唐縣(後世杭州市)虎視眈眈;

  張飛則繼續東進,自句章縣、鄞縣一直向南,攻下東南海岸線上的章安、永寧二縣,安撫此二縣士民後回師,與關羽會合。

  其餘諸事便無需這兩員猛將考慮,劉備已經趕來、愉快地接收會稽郡。

  一言蔽之,三月十八,關、張二人會師,準備攻打吳郡的錢唐縣,而劉備已趕到山陰縣,與會稽各縣大戶愉快地瓜分利益、商定長治久安之策。

  再來看孫十萬。

  孫十萬見到沿海路返回丹徒的董襲、得知會稽失陷的過程之後,方才追悔莫及,同時…

  其人也恰好得知,關羽正屯重兵於餘暨縣,正對著錢唐縣流口水…

  其人在危機關頭,總算及時彌補了錯誤,第一時間派出太史慈、周瑜二人鎮守錢唐縣,防禦關、張二人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