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七十九章 輾轉千萬裡,一朝定戎機3


                 趙旻聞言心中一動。

  其人自陳留起兵時收得徐庶至今,便一直與徐庶聚少離多…

  徐庶不但忠誠、勤奮好學,而且是幾乎沒有短板的五邊形戰士…徐庶不但精於謀略、政治,而且其人精通兵法,能親自率兵作戰。

  所以趙旻管轄的要害之地必須由徐庶坐鎮,趙旻才能放心。

  徐庶唯一的短板,是其人太過剛直,不如滿寵圓滑、通達。

  但話說回來,徐庶的武藝甩出滿寵十條街、用兵也在滿寵之上。

  論在衛府中的地位,漢職為中二千石、九卿之一太僕這一副國級幹部的徐庶如今可穩穩排進前八,考慮到徐庶的年齡,其人可謂極受趙旻器重。

  綜上,趙旻對徐庶要講的話充滿好奇。

  “元直,有話直說即可,你我之間何必遮遮掩掩?”

  徐庶作揖後,神色鄭重道。

  “主公有所不知,孔明今已出山、且投入劉玄德麾下!”

  這番話,庶哥確實已憋了一個多月。

  趙旻悚然一驚…

  諸葛亮水平究竟如何,小學生們或許不知,但讀爛《三國志》、《魏略》、《晉書》和《資治通鑑》的趙旻又豈能不知?

  那可是未來上限比荀彧還要略高一籌的“天下奇才”(司馬懿評語)!

  “元直,此話當真?”

  徐庶鄭重其事地頷首道。

  “庶絕無虛言!孔明之才勝庶十倍,主公不可不防也!”

  趙旻失笑。

  “元直何必自謙,依我看,孔明遠不及你。”

  二十年後,諸葛亮或許有可能強於徐庶,但如今的諸葛亮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弱冠青年罷了。

  徐庶再次強調。

  “主公,劉玄德有梟雄之志,關張二將又有猛虎之勇,再得孔明之智,天下何人可制?

  主公若不及早提防,庶恐天下將要三分、甚或劉玄德恐將與主公隔江而治!”

  和荀彧等人一樣,徐庶也不清楚孫權有多了得。

  官渡之戰後,到三足鼎立這二十年,大漢天下是一群年輕人大展拳腳的舞臺。

  趙旻笑著搖頭。

  “元直有所不知,孫仲謀之才,猶在伯符兄長之上,兼且其人麾下有一眾良將名臣,劉玄德雖了得,亦不可輕易勝之也。

  再者說來,我已令仲德公、儁乂將軍助元龍鎮守廣陵,即便關張二將奪得會稽郡,亦難以再奪吳、丹陽及廬江三郡。

  此外,公明、興霸二人屯水軍於夏口,伯緒坐鎮長沙,劉玄德北進不易,其人必先謀奪交趾,其後方才徐徐圖謀荊州。”

  徐庶聞言鬆了口氣。

  由此可見,趙旻始終都在提防劉備和孫權,所以刻意佈局使這兩人互鬥不休。

  這簡直是廢話!

  劉備是歷史上的漢昭烈帝,孫權是歷史上的孫吳大帝,趙旻就算不提防其他諸侯,也不能不加倍提防這兩人。

  如今孫劉互鬥,趙旻當然樂見…

  但趙旻也不能不幫孫權…這完全是趙旻看在孫策和大喬面子上。

  趙旻絕對相信,即便自己不出手,孫權也絕對不可能在丟會稽郡後,把大本營吳郡也丟了。

  孫十萬雖是戲稱,但江東十萬帶甲又豈是擺設?

  卞夫人忍不住插口道。

  “夫君,元直所言甚是。待西域事了,夫君當儘速班師回朝為善!否則若袁、劉結盟,後果將不堪設想!”

  趙旻正欲開口,徐庶便語氣堅定道。

  “主公不必憂慮烏孫國,庶甘願為主公解憂、為大漢盡忠!請主公儘速重設西域都護府、並班師回朝!”

  徐庶將話說到這份上,趙旻只好頷首稱是。

  但其人確實極不舍徐庶。

  趙旻長嘆一聲後,語重心長道。

  “元直須知,近三五年之內,我必再無心力顧及西域,而烏孫國乃苦寒之地,元直萬萬珍重!”

  徐庶頓首而言。

  “主公放心,庶必珍惜此有用之身,保烏孫、大宛平安無事!”

  趙旻忙不迭扶起徐庶,溫言勉勵其人幾句後,親自將徐庶送到院外。

  送走俠肝義膽的徐庶後,趙旻不勝唏噓。

  卞夫人卻讚歎不已。

  “夫君,元直有古人遺風,真乃義士也!”

  趙旻心情更加低落。

  他是真不捨得留徐庶在此,但又對此無可奈何。

  他不留下徐庶,難道還要留下西域大都護滿寵不成?

  西域都護府的諸多事務,誰來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