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七十七章 輾轉千萬裡,一朝定戎機1


                 趙旻話說到半截兒,便閉口不語。

  烏孫國侯何等人物,其人當即頓首道。

  “大人明鑑,俺以為,烏孫國而今青壯甚少,而大漢精兵長年在外又難以婚配,故俺懇請大人准許大漢精兵與鄙國適齡女子通婚。”

  誠然如此。

  趙旻打的,正是這個主意。

  大漢兵卒與烏孫百姓通婚後,大漢對烏孫的掌控力將更強。

  至於唯一可慮者…

  阿不滿金復又開口。

  “大人無需擔憂,俺烏孫女子不但頗有幾分姿容,且盡皆能歌善舞,決不至於辱沒大漢精兵。”

  趙旻登時對其人刮目相看。

  趙旻心道:這阿不滿金才智高絕,絕非凡俗之輩!老子務必盡力籠絡此人,大漢方可於西域順利紮根…劉協之女,將來便與此人之孫和親!

  對於如何治理烏孫國,趙旻已暗中有了主意。

  他卻不知,這並非阿不滿金一人之的想法,而是阿不滿金、烏孫大祿二人之智。

  在趙旻為首的衛府、烏孫國主、烏孫大祿等人聯合博弈,以及衛府鐵騎奮勇殺敵之下,如今的烏孫國已不得不全力依附於大漢。

  那麼,僅剩最後一個問題。

  趙旻和阿不滿金同時開口。

  “我欲即刻公佈烏孫國主之罪行,使烏孫士民皆知,此戰非大漢之罪!”

  “大人,罪臣願全力助大人揭發故國主之罪惡,以正烏孫民眾視聽!”

  二人同時開口、迅速說完,然後…

  相視默契一笑,皆不再開口。

  趙旻對阿不滿金愈發欣賞。

  阿不滿金也愈發佩服自己面前這位年輕得不像話、老練得更不像話的大漢衛將軍。

  因為趙旻的想法,與那睿智冷靜烏孫大祿、阿不滿金本人碰撞出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是最應該優先做的思想工作、統戰工作。

  顯而易見,烏孫國必須依附於大漢方可繼續稱雄西域,因此,大漢、烏孫二者間決不能有任何仇恨。

  烏孫人要恨,就去恨那不自量力、妄圖戰勝大漢稱雄西域的故國主好了!

  由是故,與趙旻極為默契的阿不滿金暗暗改變主意:

  他本打算將自己不太喜歡的女兒送給衛將軍做妾,但如今看來…

  他已決定將自己最喜歡的小女兒獻給這位雄才大略、潛力無限的大漢衛將軍。

  在阿不滿金看來,自己的小女兒即便是給衛將軍做妾,也勝過其人嫁給烏孫國內王公貴族為妻百倍。

  不過部族酋首之妻耳,有何高貴可言?

  趙旻心中則在想:

  這阿不滿金如此上道,絕對值得老子籠絡!更何況…

  相隔千里的烏孫與大漢西域都護府之間,龜茲、莎車等國實力皆不算弱,大漢若能多一個盟友,無論如何都不是壞事兒。

  再往長遠考慮,趙旻在平定大漢國內諸侯、一統天下之後,還要繼續向西、跨越蔥嶺征服大夏、康居國和大月氏。

  對康居國那儲量極豐的金礦,趙旻垂涎已久。

  一言蔽之,十年之內,做為大漢在西域重要據點的烏孫國,絕對不能生亂。

  因此,趙旻籠絡阿不滿金,至為關鍵!

  於是乎,心有靈犀的二人一拍即合。

  苟哥笑眯眯地扶起阿不滿金。

  “丈人快快請起!事不宜遲,我即刻令兵卒妥善安葬因無道昏君而陣亡之勇士,其後我二人一同前往王城,將真相公諸於眾。”

  苟哥從此又多了一個老丈人。

  阿不滿金很欣慰,其人順勢提醒新女婿。

  “大人…從文,國不可一日無主。”

  苟哥頷首:“丈人所言極是!值此烏孫生死存亡之秋,還請丈人勇擔重任!”

  阿不滿金投桃報李。

  “也罷!俺便勉為其難接下此重擔!今後烏孫國必惟大漢馬首是瞻、與大漢榮辱與共!”

  二人再次相視一笑。

  如是般,翁婿二人便敲定了烏孫國未來的命運。

  曾經的西域第一大國,也變成了大漢的附屬國。

  論做思想工作和統戰工作,身為共和國邊疆師長的苟哥是專業的。

  當阿不滿金立在城門樓上,慷慨激昂、痛心疾首地“嘰裡咕嚕”唸完苟哥寫的稿子之後,烏孫王城內外的烏孫人群,頓時群情洶湧。

  他們以佉盧語大聲喝罵、聲討那“天殺的無道昏君”烏孫國主。

  苟哥適時粉墨登場…

  這個貶義詞確實適用於苟哥。

  其人帶著一副無比沉痛、無比哀悼、無比愧疚的表情,連連向城下的烏孫人群深揖行禮致歉。

  充當翻譯的阿不滿金,首先向烏孫人群解釋衛府此來的目的及宗旨:

  苟哥的原話是:我們是來烏孫送溫暖的,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