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六十五章 西域出首戰,異鄉定初捷3


                 “艾力麥提,你且退下。三日後卯時至陽關西城門與我軍會合!屆時我必教你見識大漢軍威!”

  艾力麥提已經納了投名狀,且其人是老狐狸一頭,故而趙旻絲毫不擔心,其人會蠢到出賣自己利益。

  艾力麥提也想到了此點。

  其人頓首道:“衛將軍大人儘管放心,俺此番尚需與大漢商賈貨殖,三日後卯時,俺必率商隊與大漢王師會合。”

  趙旻聞言大奇。

  “國相,貴國商隊貨殖竟亦需你親自出馬?”

  艾力麥提苦著臉頓首。

  “大人有所不知,鄙國僅一千餘戶、不足八千口,鄙國疆域雖如大漢一郡之地,卻地廣人稀。

  況且俺此番所攜之貨,乃鄙國去歲一歲產出之盈餘,其價約合十七萬匹絹。茲事體大,涉及俺國主、宗室及貴族今歲之物用,故俺不得不親力親為。”

  這戶口…還不及大漢中原一個小縣多。

  趙旻追問。

  “國相可否告知,貴國之產出皆為何物?”

  艾力麥提對此倒是毫不諱言。

  “回大人,皆香藥、鹽巴、玉石、瑪瑙、葡萄乾、乳酪、牛羊皮毛、金銀之屬也。

  俺欲易大漢之絲綢、麻布、陶瓷、鐵鍋、茶葉、石蜜(冰糖)、糖霜(各類固態糖)、美酒、菽油、菽製品及各類醬料調料。”

  聞得此言,趙旻對西域諸國的人口、疆域、財政收入及富庶程度,皆有了極為直觀的認知。

  且不提十七萬匹絹,便價值近六千萬…

  只說艾力麥提所攜帶的貨物,包括金銀、玉石、瑪瑙、鹽巴在內,在大漢無一不是剛需品。

  大漢朝廷…準確來說是衛府,對鹽鐵依然實施官營,但衛府對鹽鐵徵稅並不太高…

  衛府如今可謂日進斗金,還缺這區區鹽鐵稅?

  但問題在於,在趙旻收復益州和涼州之前,大漢比較缺鹽。

  是故,西域雜滷含量極低的天然井鹽,在漢地頗為暢銷。

  原因很簡單:這種井鹽外觀、口感好。

  一言蔽之:互市固然是互通有無、且大漢開開心心賺取了貿易順差,但對西域諸國而言,他們同樣收穫滿滿:

  西域諸國皆地廣人稀,偏偏物產豐饒…這不就是有錢沒處花?

  儘管西域諸國貧富差距極大,但老百姓們窮有窮的活法,生活必需品同樣必不可少…

  總之,不管哪方賺順差,互市對西域諸國而言,終究還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認準這一點之後,趙旻對重設西域都護府信心更足。

  艾力麥提走後,趙旻便順勢召開會議。

  經過“地圖帝”這一靈異事件之後,衛府眾人、包括投入趙旻麾下半年的諸曹、夏侯氏,以及早已將趙旻當成親爹的曹彰、曹植二人,此刻皆對趙旻驚為天人。

  於是乎,這次會議僅用了不足一刻鐘,便敲定了如下諸事:

  第一,一個月之內,趙旻要完成懾服西域諸國、討伐烏孫、啟動建設西域都護城這三件大事…

  時間緊任務重,衛府要做到上下一心、共克時艱!

  第二,其後半個月之內,趙旻要在西域培養上千名建築工程師…啊呸!泥瓦大匠,以保證三年之內澆築完成…啊呸!修築完畢西域都護城這一偉大任務。

  第三,屯田!還是屯田!駐守西域之兵卒,要在西域都護城周邊開墾荒田、興修水利,同時積極疏浚河道,以免百年後西域因河道堵塞、水源斷絕而出現嚴重的沙化情況…

  內陸河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精絕、樓蘭、龜茲、焉耆…等等無數小國,便是如此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的。

  為此,趙旻決定用半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實地勘察工作,以設計出西域的“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方案。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這種殺雞取卵的愚蠢行為,決不可取!

  總而言之,兩個月的時間,就這麼被趙旻安排得格外緊張忙碌…

  客觀來看,這份時間計劃表在漢末這個時代,已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個月之內,五萬騎兵連續行軍近五千裡…這可能嗎?

  但因衛府眾人對趙旻驚為天人之故,竟無一人對此提出反對意見。

  此事敲定之後,趙旻便揮袖示意散會,衛府眾人可以自由活動。

  諸曹、夏侯氏約上幾名昔日同僚,一同找個旗亭(酒樓)飲酒敘舊。

  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諸弟子…同樣找個旗亭飲酒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