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六十三章 西域出首戰,異鄉定初捷1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在趙旻前世,其人在邊疆建設、戍守多年,對這些化外之民的習性再瞭解不過。

  彼處之民民風剽悍、且反覆無常,他們今日管教、明日復犯,似乎永不知悔改。

  注意:那可是教育普及率高到逆天的神州後世!

  即便如此,也還是難以改變生活在環境惡劣、生存不易之地的百姓。

  似乎在邊疆之地,百姓便突然變得刁狠奸滑、冥頑不靈一般。

  其實不然。

  管仲有句話,很好地概括了這一現象的成因及解決之道: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說白了,這一切的原因只因一個字:窮!

  誠如某電影男主角所言,這世上只有一種病…

  窮病。

  同樣的化外之地,領導者若把人均收入搞上去,老百姓同樣也能知禮義廉恥,甚至比中原之地的百姓更懂!

  當老百姓們連肚子都填不飽、家人都難以養活之時,哪裡還顧得上做人的底線?

  於是乎,內卷、爭搶有限的資源,便成了一種必然。

  如今的西域,正是這樣。

  趙旻的確是想實施羈縻之策,但羈縻的前提,是首先把這些剽悍、反覆無常之民打怕、打服!

  借用偉大領袖一句名言概括:

  槍桿子裡出政權。

  建國之初,漂亮國、老大哥都對我們虎視眈眈,甚至存心顛覆我們,是什麼讓他們態度大變呢?

  答案很簡單: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

  我們的英雄前輩在上甘嶺、長津湖英勇無畏、浴血奮戰之後,才使老大哥態度一百八十度轉折、並提供了無數無償援助,也才讓漂亮國對我們心生畏懼。

  從此,我們才算真正挺直腰板做人。

  大漢如今在西域的處境亦然。

  自無道的桓靈二帝時起,涼州便逐漸凋敝。

  雖有種暠及涼洲三明先後攻西域、定涼州、威懾雜胡,但誰都能看出,曾經武德鼎盛、如日中天的大漢,明顯正在衰敗。

  當大漢經歷十餘年亂世後,就連大月氏這種內憂外患嚴重的西域大國,如今都敢騎在大漢脖子上耀武揚威!

  趙旻焉能忍?

  所以,西域必須要打,要狠狠地打!打到西域諸國一聽大漢的名字便瑟瑟發抖、惶惶不可終日!

  那麼問題來了…

  先打誰?

  於是趙旻在說完這番話之後,便目光灼灼地凝視著班歸。

  “歸遠侯,你以為,我等應先向何國興兵?大宛國如何?”

  班歸額頭冷汗涔涔而下,當即拜倒頓首。

  “回主公,萬萬不可!大宛國始終視大漢如主焉!”

  趙旻嗤笑一聲。

  “你且說一說,我等當先攻何國?”

  衛府眾人似笑非笑地看著一副大漢文官打扮的胡人班歸,皆未開口。

  情急之下,班歸心中念頭紛至沓來,然後…

  其人福至心靈,脫口而道。

  “回主公,俺以為,衛府應先攻烏孫!沿途之樓蘭、車師、尉犁、焉耆、輪臺、龜茲、姑墨、溫宿等國,如有不服,俺亦可順勢打服其眾也!”

  班歸這番福至心靈之言,與趙旻不謀而合。

  不止因為這些國家都位於絲綢之路北道,也不止因為烏孫曾帶頭臣服於大漢,後又對大漢桀驁無禮,更不止因為烏孫如今壓根兒不服大漢,更因為…

  班超時期的西域都護府,恰好就位於烏磊、尉犁之間,亦列水(如今伊犁河)流域,以及…

  烏孫東側!

  兩漢時期,西域抵達大漢之路,有一南一北兩條道。

  班歸所說的這條路,是北道。

  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

  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如今天山)、波河(如今塔里木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

  摘自班固《漢書西域傳》

  自鄯善逾蔥嶺出西諸國,有兩道: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出大宛、康居、奄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