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十一章 中原諸業盛,衛府復出徵11


                 清晨。

  衛府後院臥房中,趙旻準時醒來。

  苟哥極其細心地將懷中佳人如瀑的烏髮歸攏…昨夜二人忘我地歡好之時,佳人束髮的髮帶早已不知被甩到了何處。

  苟哥貪婪地欣賞著佳人在酣睡中嘴角猶自掛著的甜美笑意,只覺無限滿足。

  苟哥突然覺得,只要佳人每日都能露出這般甜美的微笑,哪怕小喬將衛府搬空也無妨。

  大喬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其實,若非苟哥,這些可憐女子的命運都將極苦。

  歷史上張凝嫁給曹操庶子曹宇後,一定難得善終;

  楊櫻月跟隨曹操的政敵楊彪,想必也不會太愉快;

  香妹子更不必多言;

  就連伏壽,這可憐的女子跟隨劉協不但吃盡苦頭,而且在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子女被曹操的爪牙走狗們虐殺後,這可憐女子竟被活生生勒死…

  大喬在孤寂、無助和思念中,默默消歿凋零。

  從這個角度來看,趙旻已經成功解救了這些可憐女子。

  但仍有無數可憐女子,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正當苟哥為歷史上史書有載的可憐女子默默唏噓之時,大喬緩緩睜開美眸、嫣然一笑。

  苟哥登時便將自己腦子裡的那些可憐女子,拋到了九霄雲外。

  思及昨夜自己在愛郎那羞人的手段下變得無比放縱的情景…

  大喬羞紅著臉、將螓首埋進愛郎懷中。

  於是乎,夫婦二人著實親熱、恩愛一番後,方才互相為彼此穿衣。

  簡單梳洗一番後,二人聯袂匆匆走出後院…

  少婦相比少女,那無可比擬的優勢此時便體現出來:

  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都極強。

  咳咳…

  雲某簡而言之。

  一上午時間,便在趙家裡衛府上下收拾行裝、言笑晏晏中匆匆渡過。

  
  午宴後,忙碌了整整一日一夜的趙虎終於再次出現。

  隨在趙虎身後而來的,還有一支一望無際的長長車隊。

  毋庸置疑,這些是趙旻為慈哥、瑜哥準備的兵器、甲冑和輜重,以及大喬為瑜哥準備的絹帛。

  慈哥、瑜哥的心情可想而知。

  二人向趙旻深深一揖。

  “從文,大恩不言謝,來日某二人必有厚報!”

  如是般,苟哥雖未成功挖來任何一名三國頂級人才,卻為後面的“挖呀挖呀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日下午,苟哥與慈哥、瑜哥二人在東城門依依惜別之後,很快便與趙大娘、趙雲等人會合,一行人匆匆向白馬城進發。

  至於小喬…後文再說。

  而今衛府一眾高人皆在許都等待宮中大典,所以趙旻可以放心大膽地離開許都…

  可憐的苟哥被伏壽軟禁了三個月之久,他也正好趁機出城好好走一走…

  苟哥甚至已經預見到,在自己來年遠征西域前,等待自己的,又將是伏壽對自己的強大控制…

  但思及佳人對自己的溫柔體貼,再念及佳人在歷史上的悲慘命運,苟哥也只好乖乖被佳人控制…

  反正最多也就一個月。

  眾人很快便提起了速度。

  趙大娘與蔡琰這個弟妹,楊櫻月、大喬兩名兒媳,親孫子趙賢及曹彰曹植孫紹這三個“孫子”同乘一車。

  趙雲、孫尚香一左一右,各騎著汗血寶馬護衛趙大娘,而苟哥…

  其人依舊騎著一匹外表毫不起眼的大宛良駒,跟在趙雲身後疾馳。

  諸君或許會問,苟哥為何不換汗血寶馬騎乘?

  答案很簡單。

  趙旻這個苟哥擔心太拉風!

  苟到習慣成自然的苟哥,當然不希望自己在臨陣對戰時,成為敵方的首要目標。

  縮在軍陣中暗戳戳地發號施令,才符合苟哥的作風。

  一曲五百餘名衛府精銳重騎,則在趙賁率領之下,跟在趙旻身後。

  東郡太守羊衜、汝南太守衛旌,以及仍在汝南坐鎮的南中郎將李典當然也在隨車隊列之中。

  好吧,這三人已有許久未登場。

  袁紹此番赴汝南故里祭祖,趙旻不好陪同,但也決不能無人監視袁紹。

  天知道袁紹會不會趁機策反汝南同鄉,從而讓趙旻後院起火。

  衛旌坐鎮汝南郡已一年有餘,李典則有近兩萬部曲,有他們二人在,趙旻便不怕袁紹玩陰謀詭計。

  這倒不怪苟哥心理陰暗,委實是袁紹突然玩這麼一出,讓趙旻想不通其人的動機何在。

  袁紹只是單純想回鄉祭祖?

  呵呵!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所以,趙旻只能暫時懷疑,袁紹是想借此機會、暗戳戳地搞事情。

  至於袁紹想和誰暗中會面搞事情…

  答案不外乎劉表或者劉備。

  總之,趙旻已經提前做好了防備,並且決定試探一下袁紹。

  為以防萬一,趙旻此番還帶來了荀攸和賈詡二人,以便及時觀察、分析袁紹此行的真正目的。

  如是般,這支一人雙馬的精銳重騎,拱衛著趙大娘那輛簡約而不簡單的馬車,向白馬城疾馳而去。

  東郡白馬城位於後世安陽滑縣,距許都五百里。

  漢末的黃河,河道在後世河道北方一百九十里處,剛好位於白馬城的城北。

  而且漢末的黃河沒有佔據兗水的河道(五代時黃河決堤,改道兗水,此後開封方才毗鄰黃河)。

  由此可見,自金堤修成後,黃河八百年未決口。其中,漢明帝時主持修建黃河金堤的王景功不可沒。

  言歸正傳。

  儘管沒有淵哥率軍趕路,但以苟哥二百五…十里的日行軍速度,到第三日午時,一行人還是順利抵達了坐落於大河南岸的白馬城。

  袁紹的大本營鄴城,與白馬城之間,僅僅隔著一座黎陽城和一條大河,距離不到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