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七章 中原諸業盛,衛府復出徵7


                 董昭原文咱們不再贅述,咱們簡而言之。

  建安六年(西曆201年),也就是今歲。

  趙旻新收之益、涼二州暫不納稅,衛府所轄其餘四州及其他州之郡,也就是徐州、兗州、豫州、司隸校尉部,以及荊州南陽郡、幷州上黨郡、揚州九江郡,屯田繳稅額計有粟(小米)一百五十六萬斛…

  粟並非趙旻屯田的種植重點,只是為種植冬小麥做準備、過渡一下而已。

  餘者,小麥785萬斛、糙米308萬斛、高粱米588萬斛、菽(大豆)96萬斛。

  其中,菽為豆製品的原材料,可忽略不計。

  總之,趙旻如今不缺糧食。

  迄今為止,衛府上下人等皆歡天喜地。

  無論是趙冉當眾彙報的純利潤,還是董昭宣佈的屯田糧食總量,都讓衛府上下人等喜出望外。

  然而…

  接下來是支出部分。

  原本神采飛揚的董昭,臉色瞬間由晴轉陰。

  “今歲,衛府兵卒、戰馬消耗軍糧共計五百八十三萬斛,新增、替換甲冑共計三萬七千五百九十一套,修補甲冑近三萬套,戰馬消耗近萬匹。

  此外,兵器折損近三十萬柄,箭矢消耗多達六百萬支,軍用工具折損近十萬柄,攻城器械折損近千,傷亡兵卒撫卹金共計絹二十萬匹、金近千斤……

  另,農具…肥料…新式農具…耕牛…俸祿…宮中用度…衛府用度…以上,摺合為絹,共計三千九百三十三萬匹。”

  3933萬匹絹,大約為118億元軟妹幣,這是今年衛府的支出總額。

  包括給劉協的用度、衛府日常支出、屯田費用、衛府及漢廷官吏俸祿、趙旻新收之地的屯田補貼、新式農具肥料使用支出等等在內的衛府所有支出的總額。

  這個數字,讓衛府上下人等皆心驚不已。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可想而知,若沒有工坊貢獻的120億純利潤,今年衛府便要入不敷出。

  換句話說,衛府今年雖然看似烈火烹油、繁花似錦,但實際上,衛府除了存下海量糧食之外,也就盈餘了大約2億軟妹幣的利潤。

  當然了,這個數字,用絹來表示,是六十六萬匹。

  董昭狡猾,就狡猾在這裡。

  其人根本沒有彙報目前衛府軍械庫的庫存結餘情況。

  而且,董昭將這一部分,都算在了支出總額之內。

  那麼問題來了…

  趙旻的軍械庫中,如今存量幾何?

  負責管理總軍務的中領軍趙雲對此一清二楚,但趙雲至今仍未在衛府任職…

  也就是說,趙雲並未參會。

  當然了,包括荀攸、劉曄在內,衛府參會者都不知道,衛府的家當,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都躺在軍械庫中。

  趙旻早就想組建虎豹騎,而且早就想重設西域都護府,其人怎麼可能不提前備足軍械、以應不時之需呢?

  是以,衛府上下人等還沒來得及膨脹,便復又被兜頭潑下的冷水澆得冷靜下來。

  幕後黑手趙旻適時站起身,微笑著勉勵自己的臣屬們。

  “諸君不必沮喪,屯田一應所需,今俱已到位,來年支出定然比今歲少許多。我與諸君共勉!”

  說到這裡,苟哥微微一頓,旋即笑得更加燦爛。

  “公仁公,今衛府既有盈餘,則取出五十萬匹絹分發於諸公!另,公仁公,歲除已近,衛府每人再發放兩千斛小麥!還望諸公來年戮力同心、再創輝煌!”

  兩千斛小麥,便相當於太守一年的工資,那是後世的55000市斤。

  反正苟哥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糧食。

  以是故,原本垂頭喪氣的衛府上下人等,聞言精神一振,紛紛起身向無良主公苟哥深揖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