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十章 冬去春復至,斗轉引星移終


                 “主公萬勿疑心老夫等人,老夫等人自跟隨故主破虜將軍(孫堅孫破虜)至今,凡(總共)二十有三年矣,江東孫氏與老夫等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張昭、張竑二人也不甘落後、立即表態。

  “主公勿憂,某等淮泗士人必為主公肝腦塗地!”

  凌操、鄧當、蔣欽、周泰、陳武、賀齊、董襲等人也先後表態,願奉孫權為主公。

  這幾人與故廬江太守、叛亂被殺的李術一樣,都是由孫策一手提拔。

  是以,這些人的表態,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意義。

  緊隨其後,顧、陸、朱、張這四家江東吳郡士族代表人物,也毫不猶豫地向孫權表態,表示願奉孫權為主公。

  至此,孫權初步上位,可謂頗為順利。

  於是乎,孫權見火候已足,便拋出下一個問題。

  “今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有鑑於此,我欲繼續推行授兵制,諸君以為如何?”

  深險之地指代“山越”,即逃避徭役而亡入山中的揚州百姓。

  天下英豪則指代“揚州士族”及“宗帥”,他們控制著土地和人口,與“深險之地”的山越互為犄角。

  諸君若問,這二者聯合起來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江東四郡一齊反叛江東孫氏,這個後果可不可怕?

  這絕非危言聳聽。

  黃祖發動的江南之亂,便是實際發生的例子。

  因此,孫權才會在初步上位之初,便提出以“授兵制”解決這一問題。

  授兵制,也叫“領兵制”或“世襲領兵制”,是流行於江東的一種特殊制度。

  其首創者,正是孫策。

  概而論之,“授兵”即君主賜予臣下固定數量的甲士,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基本可以視作家族的私有武裝。

  私有部隊也被稱作“部曲”。

  雖然部曲在三國時代較為常見,但世襲的情況則並不多見。

  可知相比於魏、蜀兩國,江東的授兵制,明顯具有更強的封建色彩。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綜上,孫權此言一出,江東眾人無不稱善。

  孫權由是,心中大定。

  “既如此,我便與諸君商議此兵制之細節!”

  如是般,劉備開始積極尋找優秀謀臣,而孫權也開始積極尋找解決江東三大隱患的答案。

  與演義不同,劉備和諸葛亮非本書主角,是以,對於劉備尋訪名士之事,咱們一帶而過。

  當日…

  陳到很快便帶回劉備想要的第一個答案:

  劉表見劉備已出城登船,便放棄追討劉備…

  劉表只是一時急怒攻心而已,並非真要與劉備撕破臉皮。

  但話說回來…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若劉備未能及時逃走,有蔡瑁等人在,劉備雖性命無憂,但勢必要吃一番苦頭。

  關於臥龍鳳雛二人…

  陳到只說了一句話。

  “主公,徐元直與臥龍鳳雛二人,皆師出同門,且徐元直曾對此二人讚不絕口。”

  這便已足夠。

  劉備再也不敢怠慢,喚上關張二人,便三顧茅廬去也。

  劉備不能不心急,他唯恐自己再慢上一步,就連諸葛亮也被趙旻挖走。

  此處的三顧茅廬,的確是字面意思。

  第一顧,劉備徑直趕赴水鏡莊,並結識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向劉備說明,鳳雛龐士元已為趙旻所用…

  這還了得!

  劉備心中,對臥龍諸葛亮的渴望更甚。

  於是有了第二顧。

  沿途,龐德公、龐山民、黃承彥等人,為諸葛亮造足聲勢,而劉備一無所獲。

  接下來便是第三顧。

  以諸葛亮之智,其人自然是使劉關張三人頗費一番周折後,方才終與諸葛亮見面。

  而此時,襄陽城外大雪飄飛。

  關張二人對故作姿態、裝模作樣的諸葛亮咬牙切齒,劉備則依然雲淡風輕、不怒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