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主公,太行山賊眾今已悉數安置妥當。某參考主公對匈奴之策,及子虞屯田之策,按戶數將太行山賊眾混編為六十亭,並分別安置於司隸、幷州、冀州之太行六陘之中。”

  趙旻興奮至極,其人只覺自己中了一百億(當然不是地府銀行的那種票票)彩票。

  若非其人傷勢未愈,其人一定已經一蹦一丈(東漢一丈是兩米三)高。

  “元常先生,如此說來,太行山賊眾竟有六萬戶之眾?”

  這才是使趙旻興奮到險些蹦起來撞到頭的原因。

  鍾繇搖頭。

  趙旻一怔。

  “主公,非六萬戶,實乃七萬二千一百零三戶、近四十萬口,其中男丁二十餘萬口。”

  趙旻有些頭暈。

  他已經興奮到大腦因供血不足而缺氧。

  熟讀史書的趙旻當然清楚,青州百萬黃巾賊,實則拖家帶口、男女老少加起來只有十萬人不到。

  所以,對同樣號稱百萬之眾的黑山黃巾賊,趙旻並未抱太大希望。

  但誰能想到,張燕竟如此耿直呢?

  人家張燕有近四十萬口人,才虛報為百萬,你們青州虛報十倍不止的業內同行們,良心何在?

  趙旻心中默默感慨:

  張燕…不,褚飛燕是個好同志,他是黃巾賊界的活菩薩啊!能養活近四十萬人,老褚同志不簡單!

  鍾繇繼續彙報。

  “主公,張燕今已攜全家老小齊至許都,向主公求縣侯、徵北將軍之號,以及二百萬畝良田用於屯田。”

  褚飛燕,也就是張燕,其實是趙旻的同縣鄉人。

  他們都是常山國真定人。

  張燕投降如此痛快,其中便有同鄉情分的因素。

  但也因此,趙旻不可能給張燕“真定侯”這一爵位。

  至於二百萬畝良田…張燕實在是太客氣了!

  趙旻實施屯田,最缺的便是人,良田反而有的是。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趙旻略作思忖後道:“既如此,我便向天子討詔,封張燕為井陘縣侯,然其人之奴客、部曲,務必恢復平民之身、登記造冊;

  徵北將軍亦無不可,然而,張燕務必為皇漢鎮守太行山,以抵禦鮮卑及烏桓!

  至於良田二百萬畝…便如此,我賜予張燕三百萬畝河內、上黨、東郡此三郡之太行山麓良田,並准許張燕原奴客、部曲為其人屯田,然張燕務必上繳屯田所得之一成!”

  趙旻倒不是差張燕這點兒糧食,趙旻只是擔心會造成邊際效用。

  張燕與臧霸、孫觀兄弟、陳登等人截然不同。

  張燕是黃巾賊,叛了又降、降了復叛的黃巾賊!

  若趙旻不向張燕提出種種條件約束其人,難保張燕不會降了復叛。

  這些條件歸納起來只有兩條:

  一是張燕的部曲今後為朝廷軍馬,分別屯駐於太行八陘中的六陘。

  張燕不屯兵也不行,因為那都是袁紹地盤,張燕還要不要屯田?

  二是趙旻可以給張燕高官厚祿、百萬畝屯田,但前提是張燕必須老老實實待在許都。

  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縣屬於冀州常山國,那也是袁紹的地盤。

  鍾繇聽得連連頷首。

  “主公妙策也!”

  於是乎,主臣二人商定了妥善安置張燕的大體計劃。

  趙旻與袁紹之間的一個天大隱患,就此消彌於無形。

  趙旻揮了揮袍袖,正欲將鍾繇打發走,卻冷不丁聽鍾繇說道。

  “主公可知,高幹狗賊在被張儁乂押送至鄴城途中,驟然畏罪自盡之事乎?”

  張儁乂便是歷史上的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河間國張郃。

  趙旻愕然。

  “竟有此事?元常先生,你從何得知?”

  鍾繇得意一笑。

  “某嫡親外甥郭援,此刻正暫任太原太守,此乃郭援告知於某也。”

  苟哥心思活絡起來。

  “元常先生,有無可能…”

  鍾繇嚇得連連擺手。

  “主公,絕無可能!太原郭氏乃太原郡郡望,決不可與袁本初反目。”

  趙旻對此深表遺憾。

  “也罷!近兩年我等亦不可與袁本初反目。”

  說著,趙旻思路一轉。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