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顏良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三章 棋局漸落幕,水落將石出1


                 所謂“段公”,指的當然是已許久未登場的老幹部、段煨段老頭兒。

  趙雲愕然。

  “阿旻,段公今何在?”

  趙旻嘿嘿一笑。

  “叔父大人看過此信便知。此信既至,則黃祖老匹夫之敗亡,近在眼前!”

  趙甲極為識趣地將信交給自家二主君。

  趙雲接過書信後,便迫不及待地撕開火漆、封蠟…

  這也是趙旻搬運至此的防偽保密手段。

  然後…

  老幹部段煨那熟悉的筆跡,便呈現於眾人面前。

  這封書信,實則是段煨的工作彙報書。

  趙雲低聲念過書信後,心中卻更加疑惑。

  “阿旻,這…”

  聽罷段煨的工作彙報,趙旻徹底放下心來…

  關於此書信內容,後文再細說。

  “叔父大人,此乃桓伯緒之功、段公之勞也。”

  桓伯緒,便是長沙名士、曾挑起張羨之亂、如今與甘寧徐晃一同駐守竟陵的桓階。

  早在趙旻夕辭白帝城、乘樓船沿大江順流而下至江陵時,桓階便中途提前下了船,直至趙旻與黃祖達成口頭協議、踏上歸途之時,桓階方才再次登船。

  這期間,桓階所做之事,皆在段煨這封書信之中。

  從彼時起,苟到習慣成自然的趙旻,便已埋下一步暗棋。

  如今,這步暗棋終於發揮出作用。

  趙雲微微一嘆。

  “如此看來,明年荊州的確唾手可得。”

  見自家老叔有些意興闌珊,趙旻勉勵道:“大人不必沮喪,冀州常山國而今尚在袁本初之手,收復河北尚需叔父大人奮勇爭先。”

  趙雲苦笑搖頭。

  
  “阿旻不必寬慰我,而今朝廷實力遠不及袁本初,至少需三年,我等方可與袁本初決戰。”

  趙雲曾在袁紹帳下領兵,對於袁紹的實力,趙雲有最直觀且清晰的認知。

  歷史的走向也同樣如此。

  直至袁紹死後(202),袁紹集團的眾多謀主也皆未背叛袁紹家族,僅僅是分裂為袁譚系與袁尚系,繼續對抗曹操。

  連“三郡烏桓”這種邊地蠻族,也厚待袁尚兄弟,可見袁紹的統治基礎相當廣泛且穩定。

  因此即使袁紹已死,曹操也還是耗費了整整五年時間(202-207),才徹底消滅袁紹那三個龜兒子的勢力。

  遼西單于蹋頓尤強,為(袁)紹所厚,故(袁)尚兄弟歸之,數入塞為害。

  (建安十二年,即西曆207年)九月,(曹)公引兵自柳城還,(公孫)康即斬(袁)尚、(袁)熙及速僕丸等,傳其首。

  以上皆摘自《魏書之武帝紀》

  袁紹是漢末實力最為雄厚的諸侯,沒有之一。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興平二年陳宮勾結呂布禍亂中原,袁紹麾下的分公司總裁曹操幾乎盡失兗州八郡,再一次遭遇毀滅性事業危機。

  袁紹僅僅派出一個朱靈、兩校精兵,便輕鬆幫曹操解決了險些neng死曹操的呂布。

  袁紹實力如何,可見一斑。

  若非袁紹因擁立關東天子劉虞,早與劉協撕破臉皮,曹操根本不可能迎獻帝東歸。

  綜上所述,趙旻對趙雲之言深以為然。

  “大人所言極是,然則,某等可先平張燕、後定匈奴、鮮卑,最後再徐圖河北。”

  張燕、匈奴和鮮卑,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至少…比張魯、劉璋和韓遂要硬得多。

  所以,趙旻的意思是:硬仗還有的是,老叔您千萬別洩氣。

  趙雲輕笑一聲。

  “阿旻,建安十二年時,天下可否重歸一統?”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趙旻聞言,腦海中浮現出大耳朵、長臂劉備的形象。

  於是趙旻也苦笑搖頭。

  “大人,恐不可能也。江東有孫家,荊南尚有劉玄德,然則…孩兒保證,二十年之後必可助天子一統天下。”

  二十年後,若劉協不改元,便是建安二十六年,屆時趙雲五十七歲、趙旻四十五歲、趙嗣…劉嗣二十一歲,屆時趙旻便可運作一番後,將大權交還劉嗣。

  當然了,此事前提是趙旻徹底消弭各種隱患,再為東漢續至少二百五十年國祚。

  至於屆時國號會不會更改,趙旻便不管了,只要不叫“趙漢”就好。

  在封建農耕時代,無論哪個朝代也不可能有三百年國祚。

  趙旻絕對不可能將農耕社會變成工業社會,他不想當王莽。

  但趙旻可以將外貿、經濟民生提升到北宋仁宗盛治那種水平。

  思及二十年後的盛世氣象,趙雲、趙旻叔侄都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中。

  這時,有大智慧的蔡琰打斷了叔侄二人的幻想。

  “阿旻應先破眼前之困局,再言二十年後皇漢一統之事!”